骨科完成台州市中心医院首例斜外侧腰椎融合结合显微镜治疗腰椎手术
脱臼很多人都听说过,一般都是手腕、手肘之类的脱臼,但腰椎脱臼大家恐怕很少听说。近日,台州一女子因为长期从事体力劳动,造成她的腰椎“脱臼”。
台州57岁女士褚某是一位体力劳动者,平常在工地上干活,常常要弯腰搬运重物。因为长期重体力劳动,腰背部疼痛已经困扰她多年。以前休息休息,吃点药就会好很多。但前阶段,腰痛特别明显,休息吃药后缓解不明显,而且最近一段时间病情又加重,严重影响工作。无奈之下,褚女士来台州市中心医院检查。
接诊的医院骨科专家丁凌志检查后发现,褚女士患上了腰椎滑脱症,她的腰椎出现滑脱现象,简单理解就是她的腰椎出现部分“脱臼”。
人的脊柱结果和关节类似,都是一节椎骨和一节椎骨互相“咬合”链接在一起,这样的巧妙能够保证椎骨之间有一定的活动度,同时还能保证椎骨之间的稳固,不至于活动度过大导致脊柱不稳定。所谓腰椎滑脱症,就是保证椎骨与椎骨之间稳固连接的部分出问题,造成相邻的腰椎之间出现了活动度过大,造成腰椎滑动,甚至脱落的情况。如果病情轻,只是稍有滑动,那患者会腰酸腰痛,腰部活动度变小等装主管;如果病情严重,椎骨出现严重滑脱,甚至出现椎骨与相邻椎骨之间脱落,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脱臼”的现象,患者就会出现腰部剧痛、无法活动,甚至无法站立的情况,特别严重的甚至会直接导致患者瘫痪。
褚女士的腰椎滑脱症的病情虽然没有到腰椎完全“脱臼”这么严重的程度,但她出问题的椎骨(L5/S1)滑脱程度也不轻,属于部分“脱臼”。丁凌志表示,如果再不及时治疗,发展下去可能就会这椎骨完全滑脱(脱臼),导致瘫痪的发生!
由于褚女士病情严重,保守治疗已经完全失去作用,只有手术一途。尽管有点害怕手术,但为了自己的将来,褚女士也只好听从医生的建议,住进医院准备接受手术。
准备就绪后,褚女士被送进手术室。
在国内著名的骨科olif专家范顺武的指导下,丁凌志带领团队给褚女士做了一种新型的微创脊柱手术——下侧前方腰椎融合术。这是对于腰5/骶1节段的侧前方腰椎融合术是一种新型手术方式,相比传统的开放性手术,这种新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医生们通过手术,先把褚女士出问题的椎骨复位,再把它与相邻的椎骨融合成一个整体,进行彻底固定,杜绝了它再次滑脱的可能。
手术十分顺利,由于是微创手术,手术切口仅3厘米,比传统手术近10厘米的刀口小了很多。术后第二天,褚女士就下地活动了。医生告诉她,再回家休息1个月,就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的工作。
困扰自己多年的毛病一下子好了,褚女士格外高兴:“还以为要开大刀,没想到刀口这么小,这么快就好了,这样我就可以早点工作,谢谢谢谢!”
据悉,这是台州市中心医院首例斜外侧腰椎融合结合显微镜治疗腰椎手术。目前该手术在国内仅2家医院在开展,台州市中心医院成功完成该手术,为浙东南地区首次开展的技术,代表台州市中心医院骨科技术水平再次提升。
丁凌志介绍,腰椎滑脱症发病年龄以2050岁较多。最常见的是年龄增大导致的退变。据统计,因为退变因素导致腰椎滑脱者占60%以上。出现腰椎滑脱症,有些是先天的原因,也有部分是后天的原因。后天的比如比较常见的是外伤造成的。还有就是褚女士这样的长期从事各种需要腰部承受巨大压力的体力劳动者。退变与外伤很难预防,但像褚女士这种情况,如果在生活中多加注意,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或者延缓腰椎滑脱的发生。
丁凌志表示,目前对于腰椎滑脱症的治疗保健,病情轻的可以保守治疗,包括禁止增加腰部负重的活动,如提重物、弯腰等,结合理疗如红外、热疗,口服相应的药物等。此外,还可以配带腰围、支具,配带后能减轻腰部的负担,缓解症状。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腰部疼痛缓解不明显,甚至出现下肢疼痛麻木,那就需要手术治疗。如果出现上述表现,建议来医院骨科就诊。
骨科袁驰叶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