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早产儿“焕生”丨吉林省新生儿专科医联盟再放“大招”
9月4日晚8点,吉大一院新生儿科主任武辉接到吉林省新生儿专科医联盟成员单位医院——四平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王亚岩的“紧急救援”信息,一名33周早产儿出生当天出现多次呕血,出血量多,仍处于出血急性期。武辉了解情况后,考虑到患儿为早产儿,上消化道出血量多,极易合并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应尽快转诊。她立即指导当地医院及时备血,防止失血性休克,迅速启动危重新生儿转运预案,组织转运团队火速赶往四平。在去往四平市中心医院的途中,新生儿科总住院医师徐姝燕不断通过电话指导当地医生对患儿进行监护及救治。
转运团队抵达后,患儿仍存在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状态及反应极差,皮肤重度苍白,已经出现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且患儿心率已降至3040次/分,转运团队立即组织抢救,予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呼吸支持,生理盐水扩容补充血容量,纠正凝血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与此同时,在与四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紧密配合下,迅速为患儿进行输血,在输注65ml红细胞悬液后,患儿皮肤转红润,血红蛋白上升至90g/L,出血量明显减少,生命体征逐渐稳定,整个抢救过程持续约2小时。因患儿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出血量多,转运团队返回前,已联系百公里外的吉大一院小儿消化科主任王丽波及儿外科主治医师杨帆,此时正值休息日,时间已近午夜,但王丽波及杨帆在听到患儿病情如此危重,第一时间做好了夜间急诊胃镜、外科手术的准备。
在两院救治团队的紧密配合下,患儿顺利转运至吉大一院新生儿科NICU病房中,病情逐渐稳定下来,未再有新鲜消化道出血。入院行各项化验检查除外凝血障碍性疾病,胃肠彩超及腹部平片排除肠旋转不良、肠穿孔、小肠扭转等胃肠道结构异常性疾病。王丽波为患儿行床旁电子胃镜检查,排除了血管瘤、动静脉畸形等微血管异常情况,考虑消化道大量出血可能为应激因素所致。
该患儿的成功救治,得益于吉大一院多学科协作的不断完善和高度配合;得益于吉林省新生儿专科医联盟成员单位的精诚合作,同时也正是两院之间的紧密配合,将危重新生儿治疗关口提前,为救治患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吉林省新生儿专科医联盟成立于2018年,由吉大一院新生儿科牵头,覆盖吉林省各地区乃至内蒙古部分地区,成员单位共计64家医院。成立的4年间,通过24小时转运团队及高危儿绿色救治通道、帮扶建设基层医院、召开各类培训会议、义诊查房等工作落实,大大保障了省内新生儿救治服务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各级医院新生儿诊治水平大幅度提高,吉林省新生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消息来源: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