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云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六届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于9月26日在北京顺利召开,全国各地的放射医师委员代表相聚北京见证盛会。
王梅云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王梅云教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这是继其当选国内首位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理事会理事、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精神成像学组主席、国际华人医学磁共振学会(OCSMRM)主席、国际神经血管疾病学会(ISNVD)候任主席之后,在放射学领域的又一重要学术任职。
王梅云教授的此次当选,再一次体现了国内外医学影像领域对其学术造诣的充分认可,表明了其所带领的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团队的扎实学科实力。
王梅云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放射学领域最前沿技术的探究,医学影像科先后承担3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项目填补省内空白。
迄今为止,医学影像科在知名学术期刊包括JAMA、Nature子刊NatureCommunications、Radiology等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学术带头人王梅云教授在国际顶级综合医学期刊JAMA所发表论文,其影响因子高达56.272,被引用次数已达3946次,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此外,在王梅云教授带领下,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磁波刀治疗帕金森病震颤业务,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通过此次当选,王梅云教授作为放射学界重要代表,将继续带领团队深耕于医学影像事业,解锁更多医学影像学术热点及难点,推动河南省放射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王梅云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王梅云简介
王梅云,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河南省医学影像中心主任,河南省神经疾病影像诊断与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功能与分子成像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国内首位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理事会理事、国内首位国际磁共振学会认证讲师,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精神成像学组主席,国际神经血管疾病学会(ISNVD)候任主席,国际华人医学磁共振学会(OCSMRM)20202021主席,中华放射学会磁共振学组副组长,河南省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等。在国际顶级SCI期刊JAMA(IF:56.272)、Nature子刊NatureMedicine(IF:53.440)、NatureCommunications(IF:14.919)(2篇)、MolecularPsychiatry(IF:15.992)、放射领域排名第一期刊Radiology(IF:11.105)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引用8000余次,且2篇论文入选全球TOP1%ESI高被引论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主持国家重点项目2项、协同创新重大专项1项,主持其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杰出人才、省杰出青年等省部级项目8项。荣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原千人计划领军人才、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在国内首个开展了帕金森病震颤的磁波刀治疗,引起很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