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重家贫疑绝处 仁医良护使逢春——感染病科医护救治1例极罕见遗传代谢病患者
2021年8月15日,重医附二院感染病科病房里欢声笑语,一位刚满17岁的少女正带着皇冠许愿。原来,是18床患者粟粟(化名)的生日,护士姐姐们悄悄为她带来了蛋糕为她庆生。这一天,是她难忘且有意义的生日,更是在几经辗转确诊病因(CAGSSS综合征)患者的一天,生命由此看到希望。
前两年,粟粟突发吞咽困难,进食量少,日渐消瘦,乏力、头昏,父亲带着她四处求医无门,做了各种检查均未得到准确的病因。父亲走投无路,只有求助曾经把罹患肝衰竭的自己从鬼门关拉回来的救命恩人——重医附二院感染病科周智教授。看着绝望求助的父亲,看着瘦骨嶙峋、体重仅有20kg的17岁女孩,周智教授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找出病因。
入院后,周智教授组织钟珊、邓欢、李虎等医生积极讨论、分析病因,争取花最少的费用,出最快最好的效果。粟粟有先天性白内障病史,胃镜检查中发现贲门迟缓,其已病逝的母亲也存在先天性白内障和发育异常的情况。周智教授团队开始考虑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可能,并以此为思路带领团队医生,在全网大海捞针式地查阅文献。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发现粟粟极有可能是患上了一种十分罕见的遗传病——CAGSSS综合征,这是一种以先天性白内障、生长发育迟缓、神经传导异常、神经性听力缺失和骨骼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系一种由IRAS2基因突变导致的线粒体病,目前全球仅十例病例。
为了明确诊断,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和MRI检查,考虑到粟粟经济困难,感染病科主动承担了基因检测费用,同时联动放射科郭大静教授,为其免费进行了垂体MRI检查。
目前经过积极地治疗,粟粟吞咽困难好转,食量明显增多、体重也上去了,眼睛有了神采,马上就能出院回家。为了真诚感谢所有医护人员,粟粟特意手写了一封感谢信,用朴实的话语表达了最炙热的感谢。
重医附二院感染病科医护团队没有辜负粟粟父亲的期望,这个仁爱、聪慧、淳良的团队为粟粟和父亲带来了希望。古人有言: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未来,感染病科会继续以责任、担当铺平求医者荆棘之路,凭开拓、创新点燃绝望者希望之灯,用理解、宽慰滋润苦痛者枯涸之心。
审核:周智
作者:感染病科曾莹、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