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胜华教授团队H-REPLACE研究在ESC2021受到极大关注
8月27日下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大会上,一项备受瞩目的大型临床研究——HREPLACE研究(小剂量利伐沙班在ACS急性期应用),正式发布研究结果。该研究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胜华教授团队牵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湘乡市人民医院作为共同第一完成单位,联合国内共21家中心历时三年完成,受邀在最受关注的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专场作为Latebreakingclinicaltrials进行口头主旨报告,引发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HREPLACE研究是首个对比利伐沙班和依诺肝素在ACS患者院内短期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临床研究。该研究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牵头,国内21家知名医院参与,于2018年1月启动,纳入2055例错过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时间窗等待择期血运重建的ACS急性期患者,所有患者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根据抗凝方案随机分为依诺肝素(1mg/kgQ12H)组、利伐沙班2.5mgBID组及利伐沙班5mgBID组,院内抗凝干预最长不超过8天。研究的主要安全性终点为ISTH(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定义的大出血事件、临床相关非大出血事件及小出血事件。主要疗效终点为随访6月时由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包括再梗)、卒中(缺血性、出血性及不明原因性)及需再次血运重建的严重缺血事件组成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源性住院等。HREPLACE研究结果显示,针对ACS患者急性期院内短期抗凝,利伐沙班5mg安全性及有效性不劣于依诺肝素。
尽管近年来我国胸痛中心的快速建设及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的大力推广为大批ACS患者赢得了时间、改善了预后、挽救了生命,但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等问题仍有不少患者错过急诊PCI窗口期。对于该类患者在急性期内等待择期PCI期间,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是首选的抗栓策略,低分子肝素是最常用的抗凝方案。
近来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口服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研发及临床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利伐沙班主要通过抑制凝血因子Ⅹa因子活性,进而减少凝血酶(凝血因子Ⅱa)生成发挥抗凝作用,不影响已生成的凝血酶活性。利伐沙班起效迅速,疗效可预测,且为口服药,不需皮下注射,剂量固定,不需依赖体重调整剂量,更能增加依从性。在肺栓塞/深静脉血栓、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抗凝相关的临床研究已证实,利伐沙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优于或不劣于依诺肝素。
HREPLACE研究结果的揭晓为ACS患者急性期院内短期抗凝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选择,有望指导临床实践,拓展新型口服抗凝药在ACS患者应用适应证,为新型口服抗凝药在ACS急性期应用提供循证依据。
来源:心血管内科作者:肖宜超编辑: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