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闽东医院消化内科:建立神奇“隧道”解除30年吞咽困难
近日,闽东医院消化内科郑仁斌医疗团队在一位60岁大爷食管下段到胃贲门下的粘膜下层建立长约13厘米的“隧道”,让困扰他30年的吞咽困难的病症得以解除,术后48小时就得以进食,实现了现代微创、损伤小、快速康复的治疗理念。
家住福安市社口镇的钟大爷30年前就开始反复出现吞咽困难,刚开始进干食后胸部胀感,饮水后可缓解,渐发展至进食后呕吐,期间吃了不少中药和西药,病情始终不见好转且日渐消瘦憔悴。10多天前进食后呕吐,伴持续性撕裂痛,表情十分痛苦的钟大爷在家人的陪伴下到闽东医院消化内科求诊,接诊的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郑仁斌经详细了解病情后考虑是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钡餐检查发现贲门处呈“鸟嘴样”改变,原本只有1厘米多的食管腔扩张到7厘米多,进一步行胃镜及胸腹部CT检查,明确诊断贲门失弛缓症,便收治入院。
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是一种很少见的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率约10万分之一。针对钟大爷的病情,郑仁斌治疗团队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讨论及病情评估,最终,决定为患者施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ME)。经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全力配合下,成功利用胃镜在患者食管下段到胃贲门下的粘膜下层建立长约13cm的“隧道”等手术操作。术后48小时患者恢复进食,进食过程顺利再无堵塞及呕吐,患者眉开眼笑,感慨的说道很久没有这种畅享美食了,让他有重获新生的感觉。目前已治愈出院。
郑仁斌介绍说道,贲门失弛缓症早期表现为间歇性吞咽困难,后出现持续性吞咽困难,以进食困难、反流、胸痛、反复肺部感染为主要表现的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可经过食管测压、钡透及胃镜检查明确诊断。POME手术是目前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是一种通过隧道内镜技术进行肌切开的内镜微创技术,较传统开胸或胸镜手术,内镜微创不仅能实现同样的效果,而且避免开胸,创伤小、安全性高。闽东医院从2017年开始独立开展该项手术,目前已为六位患者解除病痛,取得较好疗效。
内镜下隧道技术已发展到可以切除粘膜下肿瘤、幽门肌切开、食管憩室脊切开等治疗,甚至可以切除食管腔外纵膈肿瘤,内镜技术的发展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全新的微创的选择。
(消化内科陆翠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