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信息孤岛 实现互联互通——”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线上双向转诊“直通车”让患者省心省事
“往返奔波累、住院流程多”曾是众多患者在异地就医时的痛点。医疗卫生改革是关系民生的工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办理预约挂号,查询健康档案、检查结果互认等,但医联体间真正能实现电子病历互联互通,异地就能开住院票、检查申请单、预约入院、预约检查等全流程服务的医疗机构还是很少,异地转诊至上级医院如何方便广大患者?急性期病情稳定后如何无缝转诊至下级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展了此项工作探索和试点。
一名来自梁山县的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因“胸闷、憋喘”首诊前往梁山县中医院就诊,接诊医生评估患者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病史,肾功能达到尿毒症期,需行血液透析治疗。做血液透析需要有血管通路,血管通路首选自体上肢动静脉内瘘,但患者有长期糖尿病等病史,上肢头静脉血管较细,桡动脉搏动很弱,因中医院的医疗条件有限,暂无法有效开展该医疗活动,考虑到患者安全问题,建议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随即,县中医院肾内科张宜明主任直接进入门诊电子病历系统,点击“梁山院区直接入院单”按钮为该患者开具了济医附院的入院通知单,开单后在患者未到达济医附院前,附院医联体服务中心、入院服务中心收到患者的入院信息后,第一时间协调临床科室预留了床位并通知患者入院注意事项。患者进入济医附院后,由医联体双向转诊服务台工作人员指导患者入院直至进入病房进行交接,患者当天就能拿着入院通知单和核酸阴性的化验单顺利办理入院,整个转诊过程便捷、通畅、舒适。一患者及其家属不用来回奔波开入院票、开检查单;二避免了转诊入院流程的复杂性,患者来院就有人指导入院;三是节省了入院等候时间,为下一步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该患者入济医附院后行血管彩超等一系列相关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及血管条件,给予行左上肢动静脉内瘘,病情稳定后通过“济宁市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平台”又转入梁山县中医院,给予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经积极透析、降压、稳定内环境等治疗,病情稳定。整个转诊过程省力、省心、省钱。一转回当地继续治疗家属照顾患者更方便,省力;二转回当地医院也有济医附院的专家管床坐诊,省心;三下转患者不重复计算起付线政策,而且报销比例高,省钱。
济医附院与梁山县中医院利用信息化开通双向转诊“直通车”项目,有利于持续扩大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影响力,提升梁山县中医院的服务能力,是实现双向转诊共赢局面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是实现分级诊疗的有力支撑。电子病历信息互联互通工作,不仅有利于双向转诊“直通车”项目顺利、高效运行,更为医院医教研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下步,济医附院将在探索梁山院区双向转诊“直通车”模式的基础上,与各医联体兄弟医院共同协作,明确分工,各负其责,进一步简化、梳理流程,在保证信息安全、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通过医疗信息共享、建立畅通、便捷的双向转诊机制,实现整体性、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真正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