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科开展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脏冠脉CTA技术 提供心脏疾病诊断高水平技术支持
近日,海慈医疗集团影像科成功开展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脏冠脉CTA技术,此技术的开展为心脑血管类疾病的诊治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大大降低了辐射剂量。
王先生因心前区疼痛前往海慈医疗集团心内科就诊,并在影像科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脏冠脉CTA检查,发现患者左前降支有一非钙化斑块,且为易损斑块,低密度斑块(CT值低于30Hu)加正性重构征象,管腔呈中度局限性狭窄。影像诊断符合冠心病,依据影像资料及临床表现,临床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并进行危险分级,心内科专家给予相应的治疗,王先生的症状得以缓解,有效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
海慈医疗集团影像科主任党计锋介绍,冠脉CTA是指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安全、简便、无痛苦的特点,灵敏、准确、费用低、病人易接受等诸多优点,在临床应用广泛,是诊断筛选冠脉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冠脉CTA可以再现病人冠脉的解剖情况,如冠脉血流分布的优势型,冠脉的发育情况(起源、走行是否有发育异常);判断是否有冠心病,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管腔的狭窄程度,病变的范围,以及冠脉支架或搭桥术后的随访观察。
易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有冠脉疾病家族史、吸烟者,运动心电图检查出现异常、不明原因胸痛、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但不愿意或不适合传统冠脉血管造影的定期随访患者等,均可施行诊断性冠脉CTA。
自影像科安装使用飞利浦256CT后,解决了传统冠脉CTA辐射剂量较大的问题,256CT时间分辨力为135ms,因此可以运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此项技术可以使辐射剂量较传统方式降低75%以上,单次辐射剂量在1.8mSv左右,低于指南规定的25mSv。同时由于256CT密度分辨率的提高,使我们对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析不再像传统冠脉CTA局限于钙化、非钙化斑块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斑块易损性的评估,而易损斑块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60%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斑块(易损斑块)的破裂或表面侵蚀继发血栓形成导致的,因此易损斑块的发现与诊断在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中至关重要。
此外,256CT装机使用的同时,影像科在冠脉CTA的图像处理及诊断中使用了数坤自动化分析软件,这使得冠脉CTA的图像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冠脉狭窄程度的评判更为准确,在保证患者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能够为临床提供更高质量、更准确的影像学资料,利于此项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