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连闯三关 母婴平安创造生命奇迹
孕晚期产妇,29岁,身高157cm,体重110kg,血压180/96mmHg,尿蛋白3+,BMI:44.6,双下肢浮肿以及血压增高伴头晕1个月有余,9年间3次腹部手术经历,一次剖宫产,一次左侧卵巢切除术,还有一次腔镜阑尾炎。6月7日,接诊患者的一串检查的数字让产科门诊医生付欣鸣拉响了头脑中的警报。付欣鸣通过询问病史得知,2012年这名产妇曾因妊高症剖宫产过一次,当时由于患者及家属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知识的匮乏,平时也没有监测过血压,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这次怀孕后仍忽视了血压的监测,再次出现妊高症,患者病情较重,付欣鸣经过判断后立即通知上级医师及主任医师。
第一关:解痉降压,做好健康宣教
接到通知的孟斐主任及刘春霞医生赶快对患者采取进一步的诊疗措施及查体,根据相关检查结果,经过眼科会诊及全科医生的会诊后,刘春霞医生暂定对患者先进行解痉降压治疗,缓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又因患者只有36周,胎儿未足月需给予促进肺成熟治疗。孟斐主任亲自对其交代病情,将高血压会带来脑出血、早产、以及视网膜脱落等等的并发症详细的交待给患者及家属,并叮嘱家属一定注意产妇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护士沟通。家属也对自己的粗心表示懊悔,表示一定好好配合医生的治疗。
患者住院后,病房护士长张艳了解到患者的具体情况,根据病情做好相应的护理计划,每天床头交接患者,叮嘱责护记录患者的24小时出去水量以及24小时的蛋白定量,根据医嘱监测血压血糖等处置,亲自嘱咐患者及家属各项护理注意事项。
第二关:病情变化,紧急手术
6月10日夜班,患者自诉不适明显,洪海漫医生给予患者口服心痛定及拉贝洛尔降压药,吴薇护士加强血压监测,每半小时测量一次,但降压效果并不理想,血压由135/75mmHg逐渐升177/101mmHg,至23时患者头痛加剧,状态不佳,夜班医生紧急通知孟斐主任、刘春霞医生以及付欣鸣医生,三位医生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往医院,将原定的6月12日手术提前至6月10日深夜进行。
手术迫在眉睫,但术中的问题也摆在眼前,首先这是患者第四次进腹手术,此次手术能否顺利进行都是未知数,加之患者的浮肿情况,血糖异常,以及胎儿未足月都增加了此次手术的风险性。三位医生到场后,迅速进行术前讨论,将所有的问题预先做好评估,凭借着数十年的手术经验以及扎实的理论知识,将术中的风险提出、解决、否定以及被肯定,做足准备工作后,与患者及家属交代清楚后,于23:30进入手术室。
第三关:手术过程惊险不断、有备无患母婴平安
胖的同时加之皮肤的浮肿,157CM的身高,110kg的体重躺在手术床上的产妇像一座小山一样,侧身时孕肚不能全部在手术床内。手术床旁的麻醉师金允淑都显得略为“渺小”,既要保证母婴安全,又要保证产妇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度以及整个手术的顺利进行,金允淑凭借娴熟的技术,找准位置,下针,进针,一气呵成。这时,儿科医生杨晓琳以及助产士代菲早已到位,为新生儿保驾护航。手术正式开始,孟斐主任切开皮下后,映入眼帘的除了厚厚的脂肪还有患者因高血压造成的明显水肿,整个厚度约8厘米,并且伴有明显的腹水,手术越往下进行,越发明显的水肿已经累积到了子宫壁,至此进腹顺利。00:29,一声响亮的啼哭声,终于让大家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并没有结束,由于子宫水肿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不可避免,而且在胎盘剥离之后,渗血更为汹涌,孟斐主任及刘春霞医生根据之前预判,当即给予缝合止血以及促宫缩药物治疗,手术室的护士白竹玉、廖慧鹏严阵以待,重复确认医嘱后,果断执行,将操作时间缩短再缩短,为手术台上的三位医生争分夺秒。
将近三个小时的手术,时间的一分一秒,医生的一针一线,最终赢的是生命,迎的是希望,盈的是患者的笑容。
孟斐主任提醒各位宝妈,孕期检查不容忽视,严格对待自己的孕前疾病,做好自己的孕前、孕期体重管理,监测血糖血压,为安全生产做好充足准备。
文稿来源: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