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处”又逢生 针灸功劳首当其冲
“哎!这人啊,不生病不知道有多难,我现在吃个饭碗筷都拿不稳,走路没几步就累得不行,跟个废人似的。活得真没意思!”韩女士一见人就忍不住唠叨几句,唉声叹气,整个人蔫得没有一点精气神。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韩女士前段时间身体状况很差,后背感觉像是压了几块大石,双腿发沉,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整个人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整日消沉抑郁。家人都非常担心她。一次偶然的机会,家人得知济宁市中医院于春军主任治疗经验丰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着韩女士到针灸科找到了于主任。经查颈、腰椎磁共振,显示韩女士有颈、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诊断上以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变为表症,同时伴有体虚弱为主症。于主任对韩女士进行了详细的病情询问和查体,病情表现和磁共振结果吻合,并指出韩女士心理压力过大,需要系统治疗、综合调整。家人与韩女士商量后,她同意住院治疗,于主任为她安排住进了针灸二科。
针对韩女士的病情,于春军主任会同针灸二科于志强主任与科室的其他大夫开展了认真的病例讨论会,大家各抒己见,都对该患者治疗方案谈出了自己的观点。最后于春军主任定义该病在中医上属于气虚血瘀症型,治疗上应以益气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并集思广益制定了系统的治疗方案。在常规颈椎病、腰椎病取穴的基础上,增加了神门、百会、神庭、神道、太冲等穴进行调神定志、疏肝解郁。神门穴属于手少阴的穴位,手少阴属于心,心藏神、主神志;神道属督脉上的的穴位,主治神志、脏腑之疾病;太冲穴属于足厥阴的穴位,足厥阴属于肝,肝主疏泄。脐灸可以温阳补气,通经活络,所谓“血得温则行”。再配合上耳针、蜡疗以及院内制剂愈伤胶囊等同时进行治疗。
经过于春军、于志强两位主任的技术指导,针灸二科主管医师刘西西乃至科室全体护理人员的全力配合,治疗一天后,韩女士即感觉感觉双手有劲了,后背也不压得慌了,整体状况好多了。针、灸的神奇效果让韩女士很是震惊。经过两个疗程的精心治疗,韩女士基本恢复了正常。“没想到针灸居然这么神奇,居然能治好我的病。我一度以为自己就这样废了,成了一个废人呢!差点放弃自己,是针灸把我从绝望中拯救了出来,让我重拾生活信心。太谢谢于主任了!太感谢市中医院的专家们,感谢医护人员为我所做的一切。”
据于主任介绍,中医治病首先就是强调整体观念,要把患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去对待。一个部位的症状,有可能是不同脏腑疾患的表现。所以,针灸治病,必先调神。《素问·宝命全形论》曾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在针灸临床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所以,采取心理疏导与躯体疾患的同步治疗,双管齐下。针灸、耳针等治疗主要是通过相应穴位及经络刺激,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从而恢复正常肢体感觉。蜡疗的温热作用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新陈代谢加快,局部的充血、水肿获得改善,进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病人自觉症状很快减轻。同时于主任还强调,要根据患者的生活环境及工作习惯,平时要加强颈肩部及腰背部肌肉的锻炼。有时间多出去晒晒太阳,心情自然变好,情绪好了疾病自然也会远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