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洞也可能危及生命—我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一例锁骨下动脉损伤患者
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显微外科、血管外科等多学科团队通力合作,成功救治一名因工作外伤导致锁骨骨折伴臂丛神经以及锁骨下动脉损伤的重症患者,再次彰显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危重症救治方面的强大实力。
患者项先生在车间工作时时被机床撞击右锁骨区,导致右肩剧烈疼痛、肿胀,并并伴有右上肢麻木,无力。被紧急送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后,经初步检查,右锁骨区可见一2*4cm小洞大小的创口,诊断为右锁骨粉碎性骨折,右臂丛神经损伤,且高度怀疑合并右锁骨下动脉损伤。锁骨下动脉是供应上肢血液的重要血管,一旦损伤,及易引发大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急诊科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第一时间联系多学科进行紧急会诊,手显微外科丁健、李士主任在接到会诊后立即赶往龙湾院区,经过查体以及辅助检查基本明确锁骨骨折,伴臂丛神经以及锁骨下动脉损伤,但是神经以及血管损伤的具体性质和程度尚不明确,医院医务处积极组织手显微外科、血管外科、心胸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开展术前讨论,专家们最后一致认为患者病情危重,必须立即手术探查,根据术中具体情况细化完善手术方案。
手显微外科团队经过术中探查明确右锁骨粉碎性骨折,骨折断端尖锐,直接压迫锁骨下动脉及臂丛,锁骨下动脉长达6厘米的栓塞,臂丛神经股束支部压迫并存在严重挫伤。请示闫合德主任后,手显微外科丁健主任、蒋良福主任以及李士主任实施锁骨骨折复位内固定,血管神经探查松解术。关于锁骨下动脉损伤的处理手外科联合血管外科郑祥韬主任和高自勉医师,详细的讨论了各种手术方式的可行性,包括支架的植入,取栓术,双下肢大隐静脉的移植等。最后经过与患者家属沟通后,血管外科予以血管支架,打通了栓塞的血管。
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右上肢血运良好,麻木、无力症状明显缓解。目前,患者正在康复中。
此次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多学科协作的优势和急诊急救能力。面对为重患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护人员始终秉持“生命至上”的理念,争分夺秒,全力以赴,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我们也友情提示骨折并不可怕,但是骨折可能会累及血管、神经,例如骨盆骨折可能伤及髂血管引起大出血,脊柱的骨折可能损伤脊髓引起瘫痪,如果不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残疾,严重的会危及生命,骨折病人需要第一时间妥善固定骨折,及时就医明确是否存在血管神经以及其他脏器的损伤。
(作者|手显微外科洪子璞编辑|宣传统战部占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