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儿童支气管镜舒适化诊疗的破冰行动
4岁的珊珊一周前开始出现反复高热伴剧烈咳嗽,被诊断为支原体肺炎。虽然在社区医院进行了相关抗感染治疗,但病情未见好转,还出现了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的症状,焦急的珊珊妈妈赶紧带着孩子来到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
根据临床症状及各项检查结果,接诊的儿科主任白雪梅表示,珊珊出现低氧血症,肺CT显示右肺下叶存在大片实变影,支气管显示不清,局部肺不张,可能存在痰栓阻塞,建议进行支气管镜检查。一听说支气管镜,珊珊妈妈既心疼又害怕,“孩子还这么小,这个操作安全可靠吗?孩子会不会遭罪啊?”感受到家长的顾虑,白主任耐心解释,其实做支气管镜检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舒服地睡一觉就能轻松完成。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还能很快改善孩子症状,早日恢复健康。听到这,珊珊妈妈长舒一口气,欣然同意尽快开始治疗。
在全新升级的支气管镜室,麻醉医生刘伟专业迅速地完成了麻醉诱导,支气管镜团队手法轻柔,操作精准,通过镜头清晰地找到“元凶”后,一气呵成地完成了刷检、冲洗、注药、吸引、抓取等系列操作,“树根状”的塑形痰栓被完整取出。“
“妈妈——”,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等待,手术室门缓缓打开,心急如焚的珊珊妈妈终于听到了女儿久违的洪亮有力的声音,心里的石头一下子落了地,眼泪也瞬间夺眶而出。
据了解,由于儿童各器官功能尚处于发育完善,氧储备低,对缺氧耐受性差,对药物敏感性也与成人不同,因此,支气管镜术中的麻醉环节一直是个难题。对于麻醉医生来说,既希望不影响患儿氧合指数,又需要确保操作顺利进行。既往儿童气管镜采取清醒镇静方法,虽然药物作用让患儿在术中没有不良回忆,但过程中仍有可能会因患儿剧烈呛咳或身体移动产生术中风险。为有效提高麻醉工作质量,麻醉科主任毕聪杰亲自外出进修学习无痛气管镜诊疗技术和流程规范,并根据儿童生理特点,制定出一套适用于儿童的麻醉方案。既保留了术中患儿的自主呼吸,又减少因体动、呛咳等的术中干扰,有效提高了患儿术中的舒适度和治疗的安全性。很快,麻醉科与儿科精诚合作,开启了一场无痛儿童支气管镜“舒适化诊疗”的破冰行动,并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里成功完成了30余例小儿无痛气管镜的诊疗工作,得到了患儿家长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支气管镜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关注。支气管镜治疗是一项安全、有效的疾病诊疗手段,掌握指征、多维度地开展儿童疑难危重肺部感染的支气管镜下的诊治,能够切切实实提高肺炎的治愈率,降低肺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为我市少数可开展儿童支气管镜的医院之一,中心医院儿科在白雪梅主任的带领下,在毕聪杰主任为首的麻醉团队的加持下,不仅有效提高了支气管镜的可操作性,更利用此项技术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为肺炎的治疗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在进一步推动了大连市中心医院儿童支气管镜治疗水平的提高,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的同时,更为重症患者及疑难复杂患者的镜下治疗保驾护航,让更多儿童患者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儿科张琪
文化宣传部丁昕宇
下一篇:一场以动制“静”的多学科联合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