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正式成立
为整合学科力量,推动多器官联合移植进程、弥补领域空白,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办公会讨论、党委会研究决定,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正式成立。
7月6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建设启动会在门诊5楼多功能厅召开,党委书记吕国悦、院长刘彬,副院长于家傲、王海峰、邬巍出席启动会现场,会议由王海峰主持。
启动会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执行主任傅耀文从器官移植的重要性、成立器官移植中心的目的及必要性、成立器官移植中心的可行性、器官移植中心蓝图四个方面,对中心的成立背景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系统汇报。他指出,作为吉林省唯一一家具备肝、肾移植资质的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事业正处于由数量、规模型发展向高质量、高科技含量提升,由单器官移植向多器官联合移植进军的关键时期,且经过肝移植、肾移植、器官获取组织(OPO)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向国内一流的器官移植中心冲刺的能力,成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势在必行。他寄语年轻一代的移植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干担当、培树情怀,循着前辈们开创的道路走下去,为器官移植事业创造新的辉煌。
吉林大学肝移植中心主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顾问王广义讲话,回顾了医院肝移植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的艰难历程,目前医院已经形成了肾移植、肝移植、角膜移植的大好局面,且随着医院OPO的发展及器官移植技术日趋成熟。他表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的成立水到渠成,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将中心做好、做大、做强。
刘彬代表院领导班子向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向为器官移植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他指出,学科建设是立院强院之本,而成立器官移植中心正是医院加强学科建设的先导之举,并表示新一届院领导班子一定会吹好“东风”,不遗余力地提供人、财、物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循着一个方向“众人划桨开大船”,让医院这艘“大船”行驶得更加平稳。
大会最后,吕国悦作总结讲话。作为中心首席专家、医院第一、第二例肝移植的经治医生,医院器官移植事业从低谷走向复苏的见证人与切身参与者,吕国悦对中心的成立感触颇深。他指出,器官移植中心的成立符合医院发展战略规划,符合医院的学科建设方向,与医院“一个核心”“两种精神”“三个提升”“五个统筹”“十项工程”步调一致,中心的成立必将为医院器官移植工作带来巨大飞跃,希望大家求同存异,共同努力使医院的心、肝、肺、肾移植以及多器官联合移植遍地开花。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是基于异种移植飞速发展、供体来源根本转型、国内器官移植事业迎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成立的,由吕国悦担任中心主任、傅耀文担任执行主任,下设心脏移植组、心肺联合移植组、肺移植组、肝移植及胰腺移植组、肾移植及胰肾联合组、小肠移植组、供体维护与评估组、多器官联合切取组、移植病理组等9个小组。中心拟在医院肝、肾移植态势良好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心脏移植、肺移植等大器官移植,弥补多器官联合移植的空白,带动其他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打造成为技术精湛、专科齐全、科研领先的国内一流器官移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