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走在前】不插管、“超微创”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开展非气管插管全麻胸腔镜手术
近日,王某因肺结节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胸外微创肺移植科寻求手术治疗。术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及麻醉方案,患者接受了科室规模开展的非气管插管全麻胸腔镜手术,即保留自主呼吸的不插管全麻单孔胸腔镜手术,不仅术中没有采用气管插管,而且术后没有留置胸腔引流管和导尿管。手术仅仅耗时约30分钟,术后5分钟患者苏醒,在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的陪同下步行回到病房。回想整个过程,王某说“胸外科手术就像做了个胃镜”。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以气管插管全麻胸腔镜技术为核心的微创胸外科手术已全面普及。一般情况下,患者需全身麻醉下气管插管,也就是将双腔气管插管经患者口腔插入气管及一侧支气管内,使手术一侧肺处于“萎缩塌陷”的非呼吸状态以有利于手术操作,这种麻醉方式一般可以持续数个小时,但是麻醉时间越长相关创伤也就越大。全麻插管本身就是手术创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术后咽喉痛、声带损伤、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等,对于部分高龄或存在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气管插管全麻的风险尤其高。
非气管插管全麻则不插管、不使用或使用极少量的肌松剂,对全身及呼吸生理干扰小,术后苏醒快、咳嗽排痰有力,恶心、呕吐、头晕等基本消失。患者术后当日即可下床、进食,快速康复并降低住院费用。非气管插管全麻胸腔镜手术适用于绝大多数的肺结节亚肺叶切除术、早期肺癌肺叶切除术及部分纵隔肿瘤手术。
然而,舍弃气管插管的微创手术意味着手术医师在非“萎缩塌陷”的肺呼吸状态下进行手术操作,自主呼吸状态下的肺一直处于活动中,相当于“打移动靶”,手术难度增大。非气管插管全麻持续时间远没有插管的全麻时间长。也就是说,医生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复杂的手术,对手术医生要求更高,不仅要有高超的手术技术,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非气管插管全麻胸腔镜手术对麻醉医师团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手术中患者自主呼吸平稳,还要让手术侧的肺适度萎陷、纵隔摆动幅度不能过大,避免给手术操作造成困难。麻醉手术科需要进行一系列颠覆性改变,包括精准的麻醉设计、减少麻醉用药、细致的术中监护等,在术中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可不使用或使用极少量的肌松剂。
非气管插管全麻胸腔镜手术的开展,也是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在临床的一项典型应用。胸部手术术后疼痛会限制患者的早期活动,延缓功能恢复,延长住院时间。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推广,多模式镇痛被广泛应用于围手术期急性疼痛,包括术前、围麻醉期和术后多模式镇痛管理。具体到非气管插管全麻胸腔镜手术的操作,团队在术前直视下为患者实施肋间神经阻滞术,可以减轻手术操作对患者的疼痛刺激;局部镇痛,减少术后止痛药物全身应用。
凭借科室几十年的技术积淀和医院强大支撑平台,省立医院胸外微创肺移植科副主任医师马国元、副主任医师王光辉在科主任和麻醉手术科全力支持下,厚积薄发、大胆创新,近期已规模开展肺结节、早期肺癌患者非气管插管全麻胸腔镜手术。8月份以来,病区60%以上的患者采用了该项技术,开启了“超微创胸外科”新时代,深受患者好评。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胸外微创肺移植科团队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非气管插管全麻胸腔镜手术,未来将在气管插管基础上再升级,减少围手术期各类管道的置入,从技术创新、围手术期术后快速康复到远期生存获益,造福更多患者。
信息来源:胸外微创肺移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