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荧光“点亮”前哨淋巴结,助力子宫内膜癌精准治疗
65岁的张女士最近很苦恼,已经十多年不来的例假又找上门。担心身体出现隐疾,她情急之下赶来宝鸡市中心医院妇科就诊。
张女士体型偏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让接诊医生立即警觉起来,当即就帮她预约了次日的宫腔镜检查。果不其然,宫腔镜下发现血供丰富的菜花样组织,术后病理提示为子宫内膜癌。
看到检查结果,张女士慌了神,不知道如何是好?好在,一系列评估显示,她的子宫内膜癌尚属早期,极具治疗意义。针对患者病情,科主任郑建军和王恺彬医师一致决定,为其实施更为精准、微创的机器人辅助下前哨淋巴结切除手术。
据了解,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手术-病理分期的重要指标,可评估预后和指导辅助治疗。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要求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手术,但子宫内膜癌患者多合并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增加了腹膜后淋巴结切除难度,同时术后还会引发淋巴水肿、淋巴囊肿、乳糜漏、蜂窝组织炎、血管损伤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子宫内膜癌来说,癌细胞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是一个关键的预后因素。而早期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率不足10%,如果行传统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手术时,会进行大规模系统的淋巴结清扫,造成过度切除淋巴结,损伤免疫系统,且手术时间长,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郑建军主任介绍,前哨淋巴结是原发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的第一站,如果经前哨淋巴结活检后,发现前哨淋巴结中肿瘤转移为阴性,则无需进一步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前哨淋巴结切除术是一种微创而精准评估淋巴结状态的方法,可获得最早且最可能肿瘤转移的前哨淋巴结,通过将造影剂注射于宫颈,在腹腔镜下观察显影并实施手术,避免系统性的淋巴结切除,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4-6个小时可下床活动和自行小便,恢复2至3天即可出院,手术治疗体验大幅提高。
郑建军主任和王恺彬医师最终为张女士实施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前哨淋巴结切除手术。术中在显影剂的指引下,精准地切除了患者左、右盆腔的前哨淋巴结。手术用时不足一个半小时。术后首日,患者自主下床活动。
“微创治疗”和“精准治疗”是宝鸡市中心医院妇科一直以来的技术追求。据统计,截至目前科室已完成荧光显影前哨淋巴结切除手术10余例。平均手术时长2小时,术中出血10ml,术后第1天患者就能下床活动,术后5天出院。该技术的关键是快速且全面地定位前哨淋巴结,提高手术评估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它的开展标志科室在肿瘤治疗领域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更为宝鸡以及毗邻地区妇女健康提供了安全屏障。
宝鸡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