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生死状”,让医生放手一搏! 一男子肝衰竭遇上真菌病,四次人工肝治疗让他“起死回生”
近日,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肝病科)二医护团队运用人工肝技术,成功将一例肝衰竭并发真菌病患者从死亡线拉了上来,最终助其获得新生。这放手一搏的背后,离不开来自患者与家属沉甸甸的信任。
时间倒回到5月8日,48岁的朱先生感到恶心厌油,食欲减退,皮肤巩膜黄染明显,尿色发黄,而且症状逐渐加重,于是到当地中医院就诊。经抽血检查后发现,朱先生的肝功能、凝血功能严重受损,当天夜间转入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感染(肝病)科二治疗。
5月9日,化验肝功提示胆红素680umol/L,超出正常值近30倍(正常值23u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患者朱先生被诊断为肝衰竭。为此,感染科(肝病科)二立即组织重危病例讨论、制定诊疗方案,决策指向:借助人工肝技术,医护协作、综合救治。最后,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决定为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
5月10日,第一次人工肝治疗后,患者朱先生总胆红素迅速下降至248umol/L,家属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连日来的焦虑与疲惫在这一瞬间被喜悦所取代,那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屋漏偏逢连夜雨。患者朱先生因肝硬化基础,免疫力低下,术后出现了反复高热、严重低钠血症、血小板减少危急值,还继发肝性脑病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肝功能再次迅速恶化。患者朱先生病情好转的希望一度降至冰点,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及家属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及时完善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NGS检测查找感染病因。最终,被确诊肝衰竭并发肺孢子菌肺炎。
面对复杂的病情,医务团队始终秉持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依据国际国内最新指南确定治疗方案,制定了全面而精准的治疗计划,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剂量的调整,人工肝治疗的时机、频率,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治疗期间,四次人工肝治疗成为了该“战役”取胜的关键。最终,患者朱先生总胆红素降至80umol/L,各项感染指标及血氨均稳定下降。病情好转后,患者朱先生顺利出院。
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artificialliverbloodpurificationsystem,ALBPS),简称人工肝,是根据肝衰竭患者体内的病理生理和代谢紊乱特点而设计的、替代肝脏部分功能的体外血液净化系统。根据组成成分的不同,人工肝分为非生物型人工肝、生物型人工肝和混合型人工肝。其中,非生物型人工肝已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有效治疗手段,其主要治疗模式有血浆置换、血浆胆红素吸附、血浆灌流、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血浆透析滤过等,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衰竭、肝衰竭前期、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晚期肝衰竭肝移植术前等待供体、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移植肝无功能期的患者,还有其他疾病:如合并严重肝损伤的脓毒症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以及难治性重症免疫性疾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重症肌无力等。
王剑钢主诊医师表示,非HIV感染者继发肺孢子菌肺炎,整体病死率高达60%,未及时发现和治疗的患者病死率高达90-100%。该患者在肝衰竭基础上,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关键与医患者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信任、医护之间的紧密协作是密不可分的。
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沈华江介绍,重肝救治一直以来都是棘手的医学问题。据统计,每年死于重肝患者数量达100万人,内科综合治疗的死亡率高达50%-80%,因此非常需要寻求新的治疗技术手段。实际上,人工肝是代替了肝脏的一部分功能,减轻了肝脏的负担,积极的功能替代可以给受损的肝细胞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感染科(肝病科)二谢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