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街·妙手 | 中西结合,转危为安,急诊和危重症救治中心挽救呼吸心脏骤停患者
2024年6月,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优化医院急危重症的诊疗流程,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ICU)和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3个科室重组合并为急诊和危重症救治中心。
6月1日是北京中医医院运动会召开的日子,急诊科李珅医师报名了跨越障碍项目,本准备下夜班后即刻前往运动场参加比赛的他,却被急诊科门口一声“大夫”的呼喊打乱了计划。
“把他抬到抢救室床上!”7点12分,一位患者被家属用轮椅推进北京中医医院急诊大厅,头面青紫、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瞳孔散大,没有任何生命活动指征,李珅将患者挪到抢救床评估病情后,确定家属同意一切有创抢救措施,立刻开始胸外按压,并立刻呼叫刘琳主任医师、内科二线侯堃副主任医师及其他值班医护人员。各科室通力合作,全体医护人员全力配合,完成一系列抢救措施,在短短7分钟后,患者恢复自主心律,初步抢救成功。
“患者血压太高了,用转运呼吸机带他去做头CT除外脑出血!”刘琳看到患者心电监护提示患者复苏后血压一度达到了254/146mmHg,非常担心患者其它危及生命的情况,立刻在侯堃协调下,和李珅3名医生共同“护送”患者到CT室进行必要检查,随时准备转运途中再次进行抢救。
为了患者得到更加系统全面的治疗,在ICU值班的杨志海和哈雁翔两位医生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10点30分,患者在急诊科徐向东副主任医师和李珅医师的“护送”下转入ICU病房继续治疗。当李珅终于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发现已经临近中午了,运动会已经接近尾声。
巧合的是,这是李珅从急诊科轮转到ICU前在急诊科收治的最后一名患者,也是他开启ICU轮转工作后管理的第一名患者。
为提升医师临床技能和决策能力,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急诊和危重症救治中心自6月起开启了中心内医生轮转方案。李珅6月3日进入ICU开启了轮转工作,在副院长郭伟、宋麦芬主任医师、陈腾飞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他快速学习熟悉了包括气道管理、CRRT、气管镜等内容,并成功完成多次不同血管的深静脉置管,以及胸腔、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等有创操作。
而这名患者在各项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及灌肠、针刺及艾灸等治疗,在一个多月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他死而复生、转危为安,目前已转入二级医院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