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医技】险!大脑命脉堵得仅剩“一线天”!绝!颈内动脉剥脱技术畅通“生命的长河”
大脑,是我们人体的中枢,生命的司令部!而颈内动脉是心脏向大脑供血的必经通道是心脑连接生命线,负责大脑85%血液供应,常被称为大脑的“命脉”。当这个大脑命脉被血管斑块拥堵得仅剩“一线天”时,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哪些危害呢?看看我们今天主人公的遭遇就知道了……
近日,宝鸡市中医医院西关院区神经外科2病区成功为一名重度颈动脉狭窄的老年患者实施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患者一扫之前头晕脑胀等各种不适,直呼“神清气爽”!
今年65岁的马大爷(化名),近5年来,常常会感到头闷头晕等各种不适,7月22日,患者突发剧烈头晕,短暂休息后症状不但没有得到缓解,还出现了左上肢麻木、无力及左下肢活动障碍等症状。家人在患者发病后13小时将其送至宝鸡市中医医院西关院区神经内科4病区,因患者病情危急,卒中中心立即为其开启卒中绿色通道,查体可见患者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3级,初步考虑为脑梗死。
急诊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患者右颈内动脉起始部脉粥样硬化严重,管腔狭窄,几近闭塞。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也存在轻度狭窄。确定其为“右颈内动脉重度狭窄”。通俗讲就是右侧颈部有一根通往大脑的血管狭窄很严重,导致脑供血不足。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若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将面临颈动脉完全闭塞、粥样斑块脱落形成脑栓塞的风险,其后果可能造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甚至面临死亡风险。
面对这一情况,经宝鸡市中医医院卒中救治团队联合讨论、评估,考虑患者右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且斑块为混合型斑块,发生缺血和急性卒中的风险非常高。为了彻底解除狭窄,改善患者的预后,医务人员决定全麻下为患者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一种复杂而精细的手术,需要高超的显微缝合技术和扎实的解剖专业知识。7月30日,宝鸡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2病区手术团队在脑系中心王晓峰主任的带领下,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循着颈部切口逐层深入,暴露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熟练切除颈动脉斑块,缝合血管壁,同时周围的每一根血管神经都被充分地保护。术者手下行云流水般的操作看似简单,其实每一步都极具风险、充满挑战。
“患者狭窄的血管壁内面毛糙、钙化、且斑块为混合型,不稳定、易脱落。一旦脱落斑块碎片进入血流,就是一枚定时炸弹,再次引发缺血性脑卒中,手术中务必慎之又慎。另外,患者血管弹性降低,在切开、剥离内膜时动作要轻柔迅速,减少血管阻断时间,避免血管损伤。”王晓峰主任表示。经过2小时的手术,成功为马大爷剥除了颈动脉内的斑块,疏通了狭窄的血管,使颈动脉恢复了通畅,改善大脑供血的同时还有效预防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
术后,马大爷被转入NICU(神经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监护,2天后病情稳定,顺利转出NICU。此时,其头晕症状完全消失,肢体麻木、无力感也逐步缓解,最新查体可见马大爷双侧肢体肌力均恢复至V级,无其他特殊不适。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马大爷各项指标恢复良好,未出现神经系统及脑部并发症。患者本人及家属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
延伸阅读:
颈动脉是向大脑供血的主要血管,发生狭窄会导致脑缺血甚至脑梗塞。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作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方法。实现了将预防关口前移,旨在通过外科手术手段,在中风发生前消除潜在的风险因素,改善大脑供血。
对于颈动脉狭窄程度超过70%或伴有内膜斑块和溃疡的患者而言,单纯的药物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此时,外科治疗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血管内支架置放术便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它们能够直接清除堵塞血管的“垃圾”,改善脑供血状况,并切断栓子产生的源头,从而有效预防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患者尚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若已确诊为颈动脉狭窄且程度较重,亦应积极考虑外科治疗以避免潜在的中风风险。
最后,温馨提示:如果您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单侧眼暂时性发黑,单侧腿、胳膊发麻无力,说话不清,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很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小斑块脱落后发出的“预警”信号,应予以重视,并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