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微创”!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完成省内首例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术
近日,河北医大二院消化内科赵东强教授、刘学臣副教授内镜团队顺利完成一例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术(EUS-guidedgastroenterostomy,EUS-GE),解决了晚期胰腺肿瘤患者胃流出道梗阻的问题,手术过程顺畅,患者术后1天顺利进食,3天出院。此项技术省内未见公开报道,标志着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在消化疾病内镜治疗领域再上新台阶。
患者为老年女性,1年前曾因胰腺肿瘤导致梗阻性黄疸在消化内科行ERCP胆总管金属覆膜支架置入,术后黄疸缓解;5个月前,因胰腺肿瘤进展致十二指肠降部狭窄梗阻,在消化内科行十二指肠降部肠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此次因间断呕吐20天再次入院,腹部CT及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金属支架内肿瘤浸润、堵塞。
据赵东强教授介绍,针对恶性肿瘤导致的胃流出道梗阻治疗主要有三种,即外科胃空肠吻合术、肠道金属支架置入术以及EUS-GE。其中,EUS-GE较外科手术具有更微创、早进食、住院时间短等优势,较肠道金属覆膜支架置入术具有更高的临床成功率、更低的梗阻复发和再干预率。
消化内科内镜诊疗团队经过详细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超声内镜引导下胃肠吻合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
由于手术省内未有先例,面临的未知和挑战不言而喻。团队针对术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如目标空肠定位、穿刺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制定了充分的应急预案;同时进行腹部CT检查,判断空肠近端与胃壁的解剖关系,便于超声内镜寻找空肠“靶点”;穿刺前将穿刺针充分抵住胃壁,加强了穿刺操作的稳定性。
术中,该内镜团队凭借精湛技术、丰富经验,紧密协作、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展开手术,用时不到一个小时就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胃腔造影显示:造影剂正常流入空肠。患者无不适,恢复良好,1天经口进流食,3天进半流食,顺利出院。
近年来,消化内科率先在省内开展了一系列的超声内镜下新技术,包括超声内镜下组织活检术(EUS-FNA)、腹腔神经节阻滞术(EUS-CPN)、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胰岛细胞瘤消融术、胆道引流术(EUS-BD)、胃底静脉曲张弹簧圈置入术、胰腺囊性肿瘤消融术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开展充分展示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在专业领域的强大实力,为消化病治疗的进步贡献了经验和智慧,为广大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