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罕见”被看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举办国际罕见病日主题活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2月29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举办了2024年国际罕见病日主题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精心组织12个科室19名专家参与活动。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院长华子瑜为主题活动致辞。她提到,由于疾病罕见,临床医生和患者缺乏对罕见病的认知,大多数的疾病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患者面临着确诊难、误诊率高、缺乏有效治疗办法、致残致死率高等问题,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与经济负担。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作为国家区域儿童医疗中心,高度重视罕见病的诊疗工作,也是重庆市罕见病联盟的11家医院之一,与多家医院共建诊疗网络,对儿童罕见病患者进行集中诊疗和双向转诊。罕见病患者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就诊后,医院将通过多学科协作的方式为各类罕见病患者提供规范的诊疗。
义诊活动
本次义诊活动涵盖了内分泌科、神经内科、风湿免疫科、血液肿瘤科、呼吸科、肾脏科、新生儿科、肿瘤外科、骨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营养科、药学部等,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5名、高年资主治医师6名、高年资主管药师1名,满足了不同罕见病的健康咨询服务。
活动现场,专家们共为近200人次患儿及家长提供了专业的专科疾病咨询服务。
通过前期医院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到两江院区现场咨询的儿童及家长络绎不绝,义诊秩序井然。当天出诊的专家们,耐心地聆听家长的咨询,将问题详细记录下来,并仔细听诊查体,必要时为患儿们提供了进一步的诊疗服务,为家长们给出合理建议及健康指导。
“我们呼吁社会多关注罕见病,尤其需要广大家长和基层医生提高对罕见病的认识程度。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患者预后才能越来越好。医生、家庭、患者提高对罕见病的认识同等重要。同时,也呼吁社会多了解罕见病,关心关爱罕见病病人,以包容的心接纳他们的特别。”义诊专家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安云飞讲道,“我们坚信,随着医疗技术日益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罕见病孩子回归正常生活。”
义诊专家骨科主任刘星介绍道:“罕见病发病率低,但往往症状重,致畸致残甚至危及生命。大部分罕见病病因不清,诊断和治疗困难;同时费用昂贵,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的经济负担,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罕见病的治疗一般需要多学科专家团队共同协作,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已经组建有相关的MDT团队,能够发挥学科间专业互补的优势,提高罕见病诊疗水平,能更好服务患儿及家属。”
现场有位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的患儿家长——安安妈妈(化名),动情地说道:“在国际罕见病日,我们一起呼吁大家关注罕见病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我深切体会到,疾病对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我们希望治愈的有效药早日出现,也期盼着所有的孩子都能用得起药,更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对身边的罕见病孩子们给予关爱、帮助与理解,让他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同样能够感受到世界的温暖与阳光。”
科普直播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联合华龙网共同推出国际罕见病日科普直播,来自内分泌科、呼吸科、神经内科、风湿免疫科、临床营养科、肾脏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骨科等8位专家,为广大网友们带来罕见病科普盛宴。
专家们用贴近百姓的话语解读严谨复杂的罕见病医学知识,对罕见病的发现、诊断、治疗等进行健康宣教及指导,直播全程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本次直播共17.6万人次观看,吸引了众多热心网友在线互动,帮助罕见病患者早期识别、科学就诊,提高生活质量,受到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评。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党委书记赵晓东为活动点赞助力。他提到,罕见病虽然单个疾病的发病率很低,但是有多达七八千种,在我国的罕见病总体患病人数较多,多数罕见病的儿童都有遗传背景,而且多在儿童期起病。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我们将努力对罕见病开展联合攻关,通过科技创新来带动罕见病诊疗防治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广大罕见病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更加精准的解决方案。当然,我们也呼吁全社会更多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共同关注和支持罕见病事业,给罕见病患儿及家庭带去更多的帮助。
下一篇:于细微处见真功,排除异物解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