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再添两个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
近日,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公布了2024年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名单。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获评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科获评辽宁省(市域)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多年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始终致力于学科建设发展,优化诊疗服务模式,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为引领,重点突出,系统规划,积极打造有较强优势的特色学科。截止目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肿瘤科、骨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6个(骨科、肿瘤科、急诊医学科、康复科、肝胆外科、护理、介入科、医学检验科、乳腺外科、传染科、普外科(市域)、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医学影像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市域))、大连市一级医学重点专科10个。医院稳步走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持续为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分为四个亚专科,MICU、EICU、SICU、NICU,目前共设床位45张,科室现有医护共128人,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8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2人,均为硕士以上学位。
病区为全封闭式层流病房,配备呼吸机、监护仪、血气分析仪、纤维支气管镜、血液净化装置、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PiCCO)、ECMO等设备,科室设有负压监护病房。主要收治对象为严重感染、严重创伤、各类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外科重大手术后、病理产科以及重症胰腺炎等各类危重患者,在专业理论和医疗技术方面,重症医学科都紧跟学科前沿,不断追求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危重症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自科室成立以来已熟练开展了以下技术:多模式有创机械通气技术、呼吸力学与呼吸功能监测、肺复张技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俯卧位通气、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重症超声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抗凝技术、重症纤维支气管镜技术、主动脉球囊反搏术、ECMO等。尤其是血流动力学PICCO监测技术,操作量位居大连榜首。学科整体实力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水平走在了全省领先行列。
科室不断提高科研教学水平,已发表SIC论文10余篇,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3项。指导研究生30余人,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和管理为一体的临床科室。
呼吸科
呼吸科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梯队合理、力量雄厚。
科室设有病房、呼吸专科门诊(包括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介入等特色门诊)、呼吸介入中心、肺功能室及雾化吸入治疗室。研究方向主要为慢性气道疾病、肺部感染性疾病、呼吸危重症、肺部肿瘤、呼吸介入、间质性肺疾病及呼吸康复等七个亚专科。
团队在慢阻肺、哮喘等慢性气道疾病、肺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的精准诊疗方面具有扎实的基础和过硬的实力;在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及呼吸介入诊疗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开拓性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科室以呼吸介入为专科特色,作为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呼吸内镜筛查示范诊治基地,不断引进超声支气管镜、超细支气管镜及电磁导航等国内一流的呼吸介入设备,陆续开展了超声支气管镜引导穿刺活检技术(EBUS-TBNA)、超声细探头探查及活检术(rp-EBUS-TBLB)、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TBCB)、经支气管镜电磁导航技术(ENB)、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经支气管镜气管支架植入术,还可实现硬质气管镜结合可弯曲支气管镜技术治疗气道狭窄及气道内肿瘤消融治疗等,大大提高了肺部疾病尤其是肺部肿瘤性疾病的诊治水平。
科室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参与制定《肺癌筛查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等国家级共识多部,参编《早期肺癌》等著作多部,获授权专利多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励等多种荣誉奖项。
文:宣传策划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