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女的除痛之路 认识术后慢性疼痛
十六岁的小崔,患有先天性血管瘤,连续五次手术后的疼痛,越来越令她难以忍受,每天要靠大量的止痛药物来维持。持续的疼痛使小崔夜不能寐、食不知味,在遭受疼痛折磨800多个日夜后,小崔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接受脊髓电刺激治疗,终于重获新生。
脊髓电刺激是在脊髓里植入一根“电极芯片”,这根电极会向脊髓的神经发送微弱的脉冲电信号来阻止疼痛信号向大脑的传导,从而缓解甚至消除疼痛,这也是疼痛科近年来引进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填补了省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小崔在成功植入电极后,疼痛得到了缓解,也终于重返了校园,回归了社会!
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病率并不低,很多患者在手术后疼痛会持续很长时间,尤其是乳腺手术、开胸手术、腹部手术、骨科手术等。据统计,大概有22.5%的患者存在手术引起的慢性持续性疼痛,这种疼痛会持续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其中严重疼痛发生率可达2%~10%。如果将疼痛从不疼到最疼的疼痛状态分为0~10分的话,生孩子的疼痛大概是8分,而严重疼痛的定义是大于等于7分。也就是说手术后慢性疼痛的患者有2%~10%的人会持续的存在生孩子的疼痛,而且不知道这种疼痛会持续多长时间。这是一种非常绝望的体验,很多患者因此而产生焦虑、抑郁,甚至轻生的念头。
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来预防术后慢性疼痛。针对术后慢性疼痛的治疗也没有特效药物,只能通过镇痛药物进行止痛,有的患者甚至需要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吗啡等药物。如果不正规的服用这些药物可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药物成瘾、肝肾功能损害、便秘、瘙痒、呼吸抑制等。
针对术后慢性疼痛这种类型的顽固性慢性疼痛,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早期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跟平时我们认知的受伤后疼痛、炎症疼痛等不一样,这些疼痛在诱因去除后疼痛很快会消失,但是慢性顽固性疼痛虽然在早期一般有诱发因素,但是一旦形成慢性顽固性疼痛,它不依赖于这些诱因,即使刀口已经完全愈合也会持续性疼痛,甚至逐渐加重。慢性疼痛会在神经系统产生疼痛的敏化,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差。所以,一旦疼痛超过正常的时间,或者疼痛的程度超过正常,我们要尽早找专科医生就诊。早期寻求治疗,阻断急性疼痛向慢性疼痛的转化是最好的治疗。
如果我们很不幸的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时间窗,虽然治疗起来会困难一些,但也不是没有办法。近年来,随着疼痛科诊疗技术的发展,众多新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如脊髓电刺激技术、鞘内吗啡泵技术、神经阻滞治疗等,很多慢性顽固性疼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这些新技术的发展给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未来,疼痛科的这些技术将会造福更多的患者,帮助他们摆脱疼痛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