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举办全民营养周义诊活动
2023年5月15日-21日是第9届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是“合理膳食食养是良医”,宣传口号是“健康中国营养先行”。为提高全民营养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5月15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在门诊大厅开展了第9届全民营养周义诊和营养知识科普活动。
活动现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邸海灵、副主任雷敏和营养师俞丹、仝天组成的义诊团队,热情地为前来咨询的患者和群众讲解营养方面的相关知识,耐心细致地解答慢性病食养、医学营养减重等方面的问题,并根据个人体质及健康指标,给予个体化、专业化的营养方案。本次义诊惠及患者50余人次,发放膳食指南科普宣传资料200余份,获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全民营养周期间,临床营养科除开展院内义诊外,还将走进社区、学校,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等多种媒体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
健康中国,营养先行。如您想了解适合自己的食养方案,可前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门诊咨询,为您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膳食方案!
食养指南
降血脂、血压、血糖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脂血症患病率高达35.6%,高血压患病率为27.5%,糖尿病患病率为11.9%。为了预防和控制我国人群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三项指南,归纳总结了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提出八条日常食养原则和建议,其中最主要的是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和调控脂肪,少油烹饪。
做到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建议每周进行5~7次体育锻炼,每次保证30分钟快走、跑步、游泳等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
调控脂肪是防治高脂血症的重要措施。应少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脑、内脏等;减少或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奶油、方便面等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适当增加海鱼、亚麻籽油、核桃等富含-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坚持少油烹饪,少油炸、油煎。多选择蒸、煮等烹调方式。
《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提出五条日常食养原则和建议,重点是减钠增钾,饮食清淡
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5g以下。限制家庭烹调盐、高盐调味品、加工食品途径等各类食物的钠盐摄入。
增加膳食中钾摄入量。多食菠菜、莴笋叶、口蘑等高钾蔬菜;香蕉、猕猴头等富钾水果;大豆、青豆、豆腐等豆类食品。
《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提出八条日常食养原则和建议,其中最主要的是主食定量,优选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与积极运动。
主食定量,优选全谷物和低GI食物。低GI食物引起的血糖波动比较小,有助于控制血糖。主食多选全谷物、杂豆类食物,少食精米精面;多食死面,少食发面食物。
积极运动,改善体质和胰岛素敏感性。建议餐后运动每周至少5天,每次保证30~45分钟快走、骑车、乒乓球等中等强度运动。最好一周进行2次抗阻运动,如哑铃、俯卧撑、器械类运动等。
临床营养科简介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营养膳食部成立于1958年,2009年改为营养膳食科,2022年改为临床营养科。现有工作人员8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1人,护师2人,技师1人;博士1人,硕士4人,学士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我科主要从事临床营养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负责门诊及住院患者的营养评价、营养诊治、营养监测、营养会诊和营养宣教等。
科室于2010年开设省内第一家营养门诊,2015年又开设特色减重门诊,2023年4月我科又与院内多学科合作开设孕期营养门诊、儿童营养门诊、慢性肾脏病营养门诊、透析营养门诊、代谢疾病营养门诊,由经验丰富的营养医师出诊。
科室配备国内先进的人体成分分析仪,利用生物电阻抗技术,快速、精准、无创地检测人体的肌肉、脂肪、水分等人体成分含量及分布以及基础代谢、内脏脂肪面积等60余种营养及健康数据。在住院患者中开展治疗饮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等。每年举办营养讲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及学术研讨会20余次。承担河北医科大学相关专业临床营养学的教学工作,近十年接收来自省内外进修人员30余人。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及SCI等学术论文50余篇。2017年荣获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肠外营养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评为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实践基地”。
营养门诊地址和电话:
门诊7楼E区701电话:0311-88603667
门诊4楼B区404电话:0311-88603762
来自: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