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世界帕金森病日”义诊活动
4月11日上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郑东院区共同举行“关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世界帕金森病日”义诊活动,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和磁共振科的近40名医护人员通过健康讲座、专病义诊、心理咨询、康复指导、术后调控等活动向大众科普了帕金森病规范治疗的相关知识。
据了解,帕金森病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帕金森病患病人数约占全球半数左右,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约1.7%。预计到2030年,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490万(全球约870万),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每年的4月11日被定为“世界帕金森日”,是为了促使帕金森病患者和家属、专业医疗人员共同努力,不仅让帕金森病家喻户晓,而且要提高公众的关注程度。
“我自从得了帕金森,现在特别容易烦躁、失眠。”“帕金森能不能预防?我觉得我肯定有这个病了。”在义诊现场不断有民众向医生提出问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护团队都耐心的为他们进行血压测量、问诊和相关医学知识的科普。“如果发现患病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及早治疗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神经内一科主任卢宏教授对现场参加活动的患者进行诊治时耐心的对患者和家属说,“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因疾病影响会逐渐受到限制,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照顾,从生理到心理给予他们更多的照护与陪伴,帕金森病患者也不用因为帕金森而害“帕”。”
现场还有一些坐着轮椅前来问诊的患者,他们都已经患病多年,药物治疗的效果开始减退,正常的日常生活已经受到了影响。神经外科刘献志教授在义诊中建议这些患者进行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在药物效果出现明显减退的时候,进行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今年3月1日执行的河南省新医保政策也将此项手术纳入到了医保范围,为患者就医看病减轻了负担。”
此次义诊活动为近200名患者进行了现场诊治,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帕金森病的知识,受到了现场百姓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