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了患者 真正白衣天使”
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心脏大血管
外科
复办开科一周
复办开科一周
就收到了第一面锦旗
就收到了第一面锦旗
这面写着“一心为了患者真正白衣天使”的锦旗
来自上次我们报道的
第一台先心病小患儿的家属
(点击了解详情)
小患者术后效果良好
已于16日顺利出院啦
也是在上周
心外科团队又成功为一名49岁女性完成
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手术
近两三年来,家住海沧的刘女士(化名)发现自己走路时有点喘不上气,时间一长或者走得快了气喘更明显,到多家医院就诊发现心脏瓣膜问题,去年11月底,经外院医生建议刘女士来到我院,被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轻中度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中度)”,接诊的心脏大血管外科赵霞主任医师建议她手术治疗。春节后,刘女士气促症状又加重了,才再次来院就诊,决心手术。
办理入院时,刘女士的一番话让医生们颇为感动。“之前有人劝我去福州或其它医院手术,我就不去,我就要到中山医院!”刘女士说,她爱人之前也在我院做过心脏手术,对医院充满信任。这两次来就诊,赵霞主任和蔼可亲的态度、耐心细致的讲解,更坚定了她选择到我院手术的决心。
刘女士入院后,心外科团队立刻完善检查,认真评估病情,与手术麻醉和体外循环团队多学科讨论制定最佳手术方案。术前医务部召集心外科、手术麻醉科、超声医学科、检验科、输血科、信息中心、设备物资部等各相关科室进行协调统筹。
2月14日,医疗团队顺利为刘女士进行了手术。
麻醉科张立丰副主任医师首先采用可视化技术下多节段双侧椎旁神经阻滞技术,对手术区域进行无痛处理,在省内率先将该麻醉技术运用于心脏手术中。据悉,不仅可明显减少术中全身麻醉药的用量,也为术后减轻患者疼痛打下更好的基础。
随后,心外科带头人孙勇主任医师,尤颢主任医师和陈旻赉医师组成的手术团队默契配合,快速娴熟地实施了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手术。术中由赖可可主任医师带领体外循环团队采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微预充方案结合VAVD、血液回收、血液保护等综合技术,对血液进行严格管理,手术做到0输血。
赖可可主任医师:
我们体外循环团队会节约患者的每一滴血,务求达到少输甚至不输异体血的目的,严格管理血液。
患者在手术完成后,自主呼吸恢复,经过认真评估,在手术室内就完成了麻醉复苏并拔除了气管导管。
孙勇主任医师
这次手术也是我们发挥综合医院多学科协作的优势,对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一次成功应用,特别是术后即刻完成复苏和拔管操作,可令患者恢复更快,减轻插管的痛苦,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手术后,刘女士按常规被送入心外ICU由赵霞主任团队负责监护管理,术后第二天,刘女士顺利转回普通病房。
赵霞主任医师
由于在手术室内就完成了麻醉复苏,因此患者入ICU后不到一小时就完全恢复清醒。术前刚好是我送她离开病房,当时我就告诉她“别紧张,等你醒来第一个看到的应该也是我哦”。术后我们就一直在她身边观察,轻轻呼唤她,她清醒后看到我就显得很安心,第一句话就是“医生好,谢谢您”。我觉得像是完成了一个对患者的约定,很温暖。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由著名心外科专家廖崇先教授初创于2001年,从这里走出了多名省市内知名的心外科专家。2014年后科室整体划拨给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2022年6月原址复建。
科室现有的3位高年资主任医师孙勇、赵霞、尤颢以及心脏麻醉与体外循环负责人赖可可主任医师均为回归的“老中山人”。除了情谊深厚、实力过硬的医疗团队外,科室还配有优秀的专科护理团队。
科室一期开放床位17张,主要开展各类心脏大血管创伤、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脏肿瘤、冠心病、大血管疾病等的外科手术和微创介入治疗工作。
▽预约方式
1.关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信服务号——点击“互联网医院”——点击“预约诊疗”——点击“心脏大血管外科”——选择出诊医生。
2.拨打医院预约电话0592-2993666(工作日8:00-12:00;14:30-17:30)
3.拨打厦门市24小时统一门诊预约平台电话:0592-96166
通讯员:陈旻赉
下一篇:慢阻肺患者招募来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