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医声”新闻播报,尽览南医顺德大小事(2023.2.20-2.26)
一周医声
本期院事播报(2.20-2.26)
(2.20-2.26)
特刊
2023年2月26日
星期日
带你三分钟了解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本期动态
资讯一览
《佛山日报》专题报道我院展现科研创新的“顺德速度”。
杏坛站首发!2月23日起,免费鼻咽癌筛查来了→。
支医故事|宫外孕出血,危险!顺德专家出手,稳了!
对话|聚焦甲状腺眼病热点问题,与EUGOGO专家面对面。
南医大顺德医院急诊科:守护生命的“急先锋”。
美丽女神节,情暖三月天:盆底康复治疗优惠活动大放送!
大家周日好!
一周医声又和大家见面了
我是今天的主播:
来自生殖医学科的张玉婷
现在为您播报
第二部分
院内动态
1
科研创新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展现科研创新的“顺德速度”。
近日,《佛山日报》A7版刊发了题为《科研创新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展现科研创新的“顺德速度”》的专题报道。一起来看看我院如何实现科研创新的“顺德速度”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
2
对话|聚焦甲状腺眼病热点问题,与EUGOGO专家面对面。
中欧大咖云集,带来饕餮学术之宴。2月24日,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举行第二届中欧对话学术活动,聚焦甲状腺眼病热点问题。活动以全球直播的方式举行。国内知名内分泌与代谢疾病专家、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院长沈洁教授作为大会主席,特别邀请意大利米兰总医院Graves眼病中心主任、欧洲Graves眼病专家小组(EUGOGO)指南负责人MarioSalvi马里奥-萨尔维教授参与直播连线。
3
支医故事|宫外孕出血,危险!顺德专家出手,稳了!
从2022年5月30日起,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妇科医生胡琴琴主治医师作为东西部协作佛山帮扶专家,深入黔东南州剑河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支医工作。近日,一名患者因腹痛入院治疗,经检查考虑为宫外孕破裂出血,在与家属沟通后,由妇科主任李金梅和帮扶专家、挂职县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胡琴琴为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经过妇科、手术室、检验科的紧密协作,宫外孕大出血患者获救,目前已康复出院。
4
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重症电子移动护理系统上线应用很便利。
为进一步打造“移动护理”智能模式,推动智慧医院建设与完善,早在2022年年末,南医大顺德医院重症医学科“电子移动护理”逐步上线应用,经过多个月的不断优化和磨合,现在这系统的应用越来越熟练了!据介绍,重症医学科率先启用移动电子护理车。推车类似护理站的功能,不仅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也给病人带去了更好的服务。
5
共筑专科联盟,促专业化、个性化优质服务——第三期南方医科大学肠造口护理联盟交流会在我院召开。
近日,第三期南方医科大学肠造口护理联盟交流会在我院举行。会议旨在推动造口专科护理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充分利用联盟平台资源,减少造口并发症发生,提高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外科护士长甄莉、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等12家联盟单位代表及护理同行参加会议。会议由我院胃肠外科护士长胡惠玲主持。
6
我院召开2022年后勤总结大会。
2月21日,我院组织召开2022年后勤总结大会暨优秀标兵表彰大会。院领导、相关科室主任、后勤全体班组成员、外包公司代表、受表彰的新冠抗疫积极分子、后勤优秀标兵参加本次会议。
7
南方医科大学康复学子来我院妇科盆底康复中心见习。
2月21日,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康复学院的80余名大三学生,圆满结束了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妇科盆底中心的临床见习与观摩。此次临床见习,加深了学生对盆底康复的了解,增强了其对临床的适应能力,为即将投入临床实习做好了心理准备。
第二部分
红色脉搏
01
ICU“托尼”上线!为患者理发促康复。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在我院重症医学科里,也有为患者洗头剪发的“托尼”老师,那就是人称“仁哥”的保育员潘仁。
无论是床上擦浴、床上洗发还是床上剪发,这些都是ICU护理人员和保育员经常做的操作。我们在努力地做好各种治疗工作的同时,也在细心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我们希望患者活得有质量、有尊严。所以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保育员,大家都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科室也在不断优化流程,为的就是给患者更好的服务,让患者满意,让家属满意!
02
看电影学榜样,传承中国力量——特需诊疗科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进一步激励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2月16日,特需诊疗科党支部组织开展观看红色电影主题党日活动。
03
第二门诊顺德校区党支部及儿童保健科:携手义诊,护航春苗。
2月19日上午,我院第二门诊顺德校区党支部及儿童保健科携手大良新桂社区党支部开展义诊活动,给孩子们送上2023年春天的第一份温暖,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04
内分泌与代谢科、营养科党支部:将爱国情怀转化为爱岗敬业的精神。
为进一步激发党员同志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心,2月21日,内分泌与代谢科营养科党支部组织党员观看电影《满江红》。
05
创伤关节外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党的优秀传统和红色文化,近日,创伤关节外科党支部,组织到大良西山庙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
第三部分
相约健康
【美丽女神节,情暖三月天】:盆底康复治疗优惠活动大放送!
您是否知道,
有的女性会因为子宫脱垂而切掉子宫?
有的女性会因为阴道壁脱垂而进行手术?
有的女性因憋不住尿而当众漏尿?
还有的女性会阴瘙痒而辗转难眠……
值“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
愿你不惑于年龄,
不困于身体,
从今天开始,美给自己看!
为此,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妇科盆底中心
特推出“三八”系列健康优惠活动:
活动日期:2023年3月1日至3月31日
您将会得到以下福利
还有其他更多优惠哦,请前来医院咨询。
活动对象:产后女性、各种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性功能障碍、外阴瘙痒、反复阴道炎、腹直肌分离、骨盆疼痛等妇女。
挂号方式:扫码关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公众号→医疗服务→挂号预约→总院→妇产科→盆底泌尿产后康复专科;或者电话预约0757-22220999。
活动地点: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门诊楼4层C区妇科盆底中心
咨询电话:0757-22318997
杏坛站首发!2月23日起,免费鼻咽癌筛查来了→
鼻咽癌筛查是国家公益免费项目之一,2月23日起,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准备开展新一轮鼻咽癌筛查工作(筛查安排行程见附图)。鼻咽癌的五大信号:出血,鼻塞,耳鸣、听力下降,颈部淋巴结肿大,头痛、面麻、复视,筛查是最有利的预防手段。活动当天,我们提供鼻咽癌筛查检查项目如抽血:对EB病毒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生活方式询问:询问日常饮食习惯、是否有吸烟、饮酒行为、家族是否有肿瘤病史等。
第四部分
医界政策
十大重点!2023年佛山市卫生健康工作这样干
为4万名以上适龄妇女提供一次乳腺癌、宫颈癌免费筛查;全市每千人口托位数增至5个,新增5家以上示范托育机构;新增医养结合床位1000张……2月22日,佛山召开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暨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回顾总结2022年以来工作情况,部署2023年十大重点工作。
01
建设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建设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一批医院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一批医院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
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提出,2023年佛山将布局市区两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积极搭建与省级部级医院共建合作的平台和机制,推动市高水平医院争当省级及以上区域医学中心、示范医院、高水平研究型医院,以满足群众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建设一批临床重点专科,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引领前沿的优势专科群,打造一批省级及以上临床重点专科。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发展,推动市第一人民医院三水院区、市中医院新城院区启动建设,加快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三龙湾院区、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以及市、区医院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加强南海结对三水、顺德结对高明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规范发展民营医院,助力民营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优化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加强全科与专科协作,畅通上下转诊通道,为签约慢病患者提供“一站式”全专结合服务。
02
建设高效能公共卫生体系
建设高效能公共卫生体系
争创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争创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2023年,佛山将稳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加快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对标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高标准推动市疾控中心能力提升,继续实施疾控体系创优行动计划,推进病原微生物快速筛查诊断、基因溯源平台和分子识别共享三大平台技术应用,创建公共卫生高水平应用研究中心。打造全市流行病学、病原学检测和公共卫生医师培训基地。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深化省第二人民医院与市应急医院合作共建,全力争创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此外,还将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推动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推动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推进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管理,实现公共卫生委员会村(居)全覆盖。
2023年,佛山将稳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加快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对标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高标准推动市疾控中心能力提升,继续实施疾控体系创优行动计划,推进病原微生物快速筛查诊断、基因溯源平台和分子识别共享三大平台技术应用,创建公共卫生高水平应用研究中心。打造全市流行病学、病原学检测和公共卫生医师培训基地。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深化省第二人民医院与市应急医院合作共建,全力争创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此外,还将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推动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推动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推进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管理,实现公共卫生委员会村(居)全覆盖。
03
高标准推进中医药事业
高标准推进中医药事业
实施新一轮全市基层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
实施新一轮全市基层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
佛山将实施新一轮全市基层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建设,推进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各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同时,还将全力办好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充分利用佛山中医药产业优势,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建设,推进打造高质量中医药产业集群。加强中医中药联动发展,将研究成果向临床和市场转化。加强中医专科和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中医薪火传承工程,继续实施佛山中医药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中医药文化宣传,多措并举开展中医药“五进”活动。
04
护卫全生命周期健康
护卫全生命周期健康
为4.5万名以上孕妇免费提供产前筛查
为4.5万名以上孕妇免费提供产前筛查
今年,佛山卫生健康部门将推进建设高质量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急性传染病救治体系、康复体系建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全面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出生缺陷筛查和干预力度,为4万名以上适龄妇女提供一次乳腺癌、宫颈癌免费筛查,为4.5万名以上孕妇免费提供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的产前筛查,全面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持续开展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一老一小”服务,佛山将持续优化生育支持和老人康养服务体系。落实和完善优化生育支持政策,持续推进托幼一体化,探索构建多元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积极创建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示范区和示范托育机构,推动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到2023年底,全市每千人口托位数增至5个,新增5家以上示范托育机构。持续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推动医养结合改革创新,新增医养结合床位1000张,探索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全力做好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以及示范机构创建工作,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50个,全面提升老年健康服务。
05
建设新业态培育体系
建设新业态培育体系
鼓励发展高端健康产业、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鼓励发展高端健康产业、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人才培养方面,佛山将全面推进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落实并完善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以及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一批防治结合型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一批中医药领军人才和学术继承人。建设佛山医疗卫生科研高质量发展联盟,建强医学科学家梯队,打造若干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临床研究为一体的创新平台,促进创新成果有效转化应用。佛山还将统筹推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培育发展,紧盯精准医学、现代中医药、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激发医工结合、医教结合、医产结合新机制新动能。
2023年,佛山卫生健康部门还将推动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推动智慧医院建设覆盖各级各类医院,拓宽卫生健康“互联网+监管”试点应用范围,完善基层智能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建立健全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制度规范,稳妥推进健康医疗数据有序开放。根据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落实“乙类乙管”措施和“保健康、防重症”要求,科学开展疫情监测评估,精准实施分级分类防控,着重做好老年人等重点群体防疫保障,全力加强重症医疗资源建设,继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
●坚持和加强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领导
●建立健全“三医联动”健康保障机制
●建设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建设高效能的公共卫生体系
●建设高标准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体系
●建设高质量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建设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和新业态培育体系
●持续优化生育支持和老人康养服务体系
●着力推动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统筹做好新时期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工作
(以上来源:健康佛山)
END
播报:生殖医学科张玉婷
文/编辑:雍顺
审发:蒋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