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这种“社交癌”需警惕
学党史
办实事
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这样的尴尬经历,在大笑、喷嚏、剧烈咳嗽、跳绳或快走跑步时,尿液突然不听使唤地流出。当然,除了漏尿的尴尬,以及由此继发引起的社交心理问题外,尿失禁还会导致阴部皮疹、尿路感染等更严重的卫生问题,需要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妇女保健科电话:2309103。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
通俗一点来说,压力性尿失禁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漏尿”。
我国有大于百分之三十的妇女,在咳嗽、喷嚏、用力等腹压增加的情况时会不自主地漏尿,从而导致一系列尴尬情况的发生,所以压力性尿失禁也被很多人称为“社交癌”。
易发人群
40岁以上的女性;
肥胖人群;
生育分娩次数多的人群;
吸烟饮酒人群。
在临床上尿失禁可分为三度
轻度:一般活动及夜间无尿失禁,腹压增加时偶发尿失禁,不需佩戴尿垫。
中度:患者在腹压增加及站立活动时,有频繁的尿失禁,需要佩戴尿垫生活。
重度:起立活动或腹位体位变化时即有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社交活动。
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自己是否出现一咳嗽、打喷嚏或者提重物就漏尿的情况。如果有,建议大家及时到盆底疾病门诊、产后康复门诊就诊。
如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1.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训练又称为凯格尔(Kegel)运动,是治疗尿失禁的一线疗法,尤其是压力性尿失禁或是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主的混合性尿失禁。它是通过自主的、反复的盆底肌肉群的收缩和舒张,来改善盆底功能,提高尿道稳定性,达到预防和治疗尿失禁的目的。
方法:穿着宽松的衣裤,排空膀胱,然后平躺、双侧膝盖弯曲、臀部上提、吸气然后收缩肛门。每组收缩肛门10~20次,每次持续3s以上。
2.康复治疗
运用电疗法(低频)生物反馈技术、射频、电磁疗法、超声波、骶神经调控等技术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模拟包括咳嗽、呼吸在内的各种状况给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训练。患者可在家中用盆底康复器来进行锻炼,如果患者尿失禁症状较为严重,工作忙,康复治疗时间有限,也可采取点阵激光治疗。
3.膀胱功能训练
包括定时排尿和延迟排尿的一种行为治疗,主要针对尿急、尿频(多于每两小时排尿一次)为主的急迫性尿失禁。
定时排尿是指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排尿,主要适用于由于认知或运动障碍导致尿失禁的患者,患者每2-4小时排尿1次,尽量在白天定时排尿,减少夜间排尿次数,以消除不良排尿习惯,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延迟排尿是指通过训练膀胱主动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达到增加膀胱尿意容量、减少排尿次数、抑制膀胱收缩的目的,主要适用于尿频、尿急、尿失禁,功能性膀胱容量小而实际容量正常的患者。
4.手术治疗
患有严重的漏尿,以至于康复训练无法治疗的患者,医生会根据情况做出判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妇幼健康科普】
文字:刘敏刘利兰
指导:程勇
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单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