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力2022|一文带你读懂小熊医院2022年度工作回顾
2022年
小熊医院高质量发展
迈向新台阶
今天带您一文读懂
2022年医院工作总结
亮点和关键点!
1.
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10次。
召开党委会27次。
“第一议题”学习35个。
发展党员18名。
2.
建立党建与业务融合新机制
制定并实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研究课题荣获市党的建设学会2022年度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100余名党员在增城新院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3.
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
深入开展行风专项整治工作。
加大对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的督查力度,全年完成现场监督59人次。
审核并出具党风廉政意见回复232人次。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功能,年度完成经济事项审计328项,零星工程项目审查153项,开展院内外现场监督39场次。
医院管理建设
4.“一院多区”建设稳步推进
5.“国考”成绩稳中略升
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复审。
2021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位列儿童医院类别第七,三级妇幼保健院绩效考核位列第三。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2021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综合)”中位居第69位(前进4位),专科排行稳定在小儿外科第4位,小儿内科第6位。
6.全面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正式获批国家第四批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并于12月27日挂牌正式运营。
成功举办中南区儿科质控论坛。
医院绩效营运
7.加强绩效管理
获批广东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
全面实施新绩效方案。
全流程预算管理体系初步建立。
获批首批广州市医疗保险服务中心“一证多址”一体化管理试点单位。
8.推进疾病路径管理
以住院药耗费用管控作为业财融合试点项目,持续降低药耗占比。
持续优化调整专科手术和病种结构。
9.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出台辅助检查预约管理规定,加大规范预约执行督查力度。
专业发展建设
10.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
新增健康体检执业资质。
认定成为广州市三级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单位。
成立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学术委员会,完善干细胞临床研究制度流程;启动遗传性肾病等4项的干细胞临床前研究项目。
申报新生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婚前保健国家特色专科、孕前保健国家特色专科;申报重症医学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1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新增广州市临床高新、重大、特色技术8项。
开展达芬奇手术4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69例,ECMO技术32例。院间急救转运1851人次。
持续推进儿童器官捐献工作,完成器官捐献12例,其中捐献尸体器官数37个,角膜10个,新增器官移植医师4名,具备器官移植资质医师达到14名。
12.全力做好疫情救治
增城院区升级改造为广州市儿童新冠感染者定点救治医院。
派出核酸采样医疗应急队46982人次,总采样量超过2000万人次。
分批次成立医疗队,赴省外和兄弟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和保障工作,累计派出医护500余人次。
人才队伍建设
13.完成招聘和人才项目
全年招聘各类人员561人,其中博士69人。
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学科/专科带头人2人。
培育新增“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资助2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卫生健康领域)”青年拔尖人才1人。
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32人。
14.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修订完善《科室护理绩效二次分配指导意见》。
公开竞聘4个护士长岗位,护士长队伍扩充至81名。
制定护士社会化规培方案,招收规培护士16人。
选拔第一批院内循证护理导师5名,聘任3名,培养广东省护士协会研究护士1人。
15.做好岗位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
六
科研教学工作
16.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广东省结构性出生缺陷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顺利完成结题验收。
申报结构性出生缺陷全国重点实验室。
优生围产研究所-生育力维持与重塑研究中心组织架构搭建完成,研究人员总数30人(含PI3人)。
生物样本库在库标本260万份。
获批新一期的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资格。
17.推进科研工作再提升
积极开展临床研究项目,研究者发起研究项目立项44项,GCP项目立项48项。
全年获各级科研立项322项,总立项资金6152.1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项,突破性取得重点项目1项。
发表高水平科研文章(IF〉10分)32篇。
全年专利申报260项,版权申请153项,授权各类型专利122项,较2021年增加10项。
完成成果转让1项,启动转化流程2项。
获广东省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18.加强教学培训工作
儿科学专业获批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基地,组织完成儿外科考核40人,儿科考核532人。
儿科学专业获批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儿科学专业获批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基地,组织完成儿外科考核40人,儿科考核532人。
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基地,组织完成儿外科考核40人,儿科考核532人。
执业医师考核通过率78.41%。
顺利完成第三期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美国费城儿童医院联合设立的儿科学术培训班项目,培训学员18名,3期累计培训学员39名。
七
信息系统建设
19.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国家智慧服务三级评审通过国家实证材料审计及盲测。
对标智慧管理信息系统三级标准,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基本完成建设与功能核对。
全面落实住院发票电子化,电子健康码发码量位居全市首位,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位居全市第二。
5G急救系统项目试运行。
增城新院区信息系统实现全面平移并正常运行。初步完成南沙院区信息化建设方案。
20.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院内云上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构建完毕,核心业务系统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
广州市信息安全攻防演练排名前三。
21.加强互联网医院建设
互联网医院建档患者496808人,全年接诊21481人次,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完成产后乳汁淤积综合疏通等特色服务339例。
八
妇幼健康工作
22.推进妇幼健康提质增效
获批国家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广州市妇幼健康服务三级网络体系建设项目。
入选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名单。
通过消除母婴传播地级市省级认证。
落实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
在全省率先实现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居民户口簿、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登记、社会保障卡申领等4个事项联办。
23.出生队列和儿童早期发展
广州出生队列孕妇队列总入组数54429人,儿童队列总人数50736人,在库标本280万人份,持续优化广州出生队列基因组数据库,实现队列人群基因组变异全貌描绘,主要队列数据可视化展示。
依托广东省儿童早期发展应用工程技术中心,立项建设广州市卫生重大项目保健熊III期高危儿系统管理项目。
24.推进临床保健融合
成功获批国家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国家妇幼保健协会“妇幼保健专科能力建设培训基地”。
以增城院区为中心,制定妇女保健业务发展规划。
大力发展多中心专科联合儿童保健服务,做强高危儿精细化管理和儿童发育行为问题管理。
九
后勤安全管理
25.加强设备耗材管理使用
大型医疗设备实现自动化使用管理和效益监测分析。
规范门诊耗材使用目录。
门诊科室高值耗材采购-使用-跟踪闭环率100%。
26.提高后勤保障水平
落实中央厨房社会化,推行患者配餐外包配送服务,患者餐饮服务满意度96.9%。
27.抓好安全生产
继续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扫黑除恶”专项工作,开展院区安全隐患风险排查,组织灾害防范、疫情防控、消防等应急演练和反暴力反诈骗等专项培训共5892人次,处置各类颜色预警2540人次。
获评“广州市2021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21年内保先进单位”、“2022年度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标准化管理先进单位”。
全省首批智慧化多点触发疾病防控预警监测医院,重点开展新冠肺炎等传染病,伤害等结果监测。
十
医院文化建设及其他
28.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加大典型宣传,选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守护健康”共产党员先锋岗6个,共产党员岗位标兵12个,市直机关“奋斗在第一线”共产党员岗位标兵1名。
医务社工项目累计服务35879人次。
设立广州地区首个“罕见病医务社工服务站暨广州罕见病综合服务中心”。
关心关爱职工,全年组织六一亲子、春秋游等活动3537人次,各类抗疫慰问2970人次,发放职工慰问补助195人次;在增城院区设置职工健身房。
29.加强宣传工作
全年在市级以上媒体平台发布正面新闻报道240篇/次。
参与市级以上各类专题视频、宣传片拍摄4次。
55名中青年医生上榜“广东医院最强专科之实力中青年医生”,16名专家获评“羊城好医生”,3名医者获评“羊城青年好医生”。
配合增城院区和柳州医院建设,通过VI元素的整合及差异化设计,逐步进行中心整体升级。
30.加强合作交流及帮扶工作
选派34名医师赴贵州省毕节市等五地开展驻点医疗帮扶工作,全年开展各类培训2800余人次,现场指导近1600次,教学查房900人次,手术示教150例,帮扶学科建设20个,开发新技术11项,开展科研项目5项。
END
来源:2022年年鉴《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