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春季不养阳,一年都白忙!记住这5个关键词
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
因此春天也是一年中
最适合养阳气的时候
俗话说
“春季不养阳,一年都白忙”
身体阳气足,抵抗力才强
首先阳气的推动功能减退,通俗地说,就是人体的各种代谢都会减慢,这种情况下,阳气不足的人常表现为糖脂代谢减退,比如血脂高、血糖高、大腹便便、形体肥胖等,也有一些表现为甲状腺机能减退。
其次,阳气不足的人,多数怕冷,别人穿一件,他可能要穿两三件,甚至夏天都穿得很厚,另外,也伴有精神萎靡、无精打采的表现。
对于阳气防御功能减退的人,就有可能经常感冒;而阳气的固摄功能减退,则是对汗液、尿液、大便、精液等各种分泌物的固摄作用减退,表现为多汗、多尿、大便次数增多、遗精等。
春季阳气初生,宜“减酸增甘”,多食辛甘发散、温补脾胃的食物。温补不宜大鱼大肉,建议多吃些新鲜的蔬菜。
春季选茶大有讲究,此时宜喝花茶,因为春季人体阳气的生发需要依赖肝气的疏泄作用,玫瑰花、茉莉花等花茶有疏肝理气的功效,有助于舒达肝气、调和气血。
可取玫瑰花1克,茉莉花1克,红茶3克,冰糖适量。一同放入茶碗,加入沸水,加盖3~5分钟即成。
有一个非常简单且经济的养阳方法,那就是多晒太阳。
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在上午10~11点之间,此时阳光比较充足,光线也比较柔和。晒太阳的效果最好。此外,不建议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这个时候不要瞬间将厚衣物脱掉。此外,人体下半部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差,易受风寒侵袭,故寒多自下而生,因此春季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保养阳气,增强抵抗力,有效预防多种传染性疾病。
此时节气温忽高忽低,有时候早晨过于冷,如果想锻炼,可以选择在早晨的十点和下午的四点左右。
注意运动前必须做准备活动,不要进行激烈运动,否则会使经过冬天严酷气候而变得脆弱的器官更容易受损,应该选择轻柔和缓的运动项目,比如快走、慢跑、踏青等,让身体逐渐适应。
遇到不顺心的事,换个角度想想,也可以把事放一放,找些其他事情做,可以和朋友一起出去走走、爬山等,感受大自然的情怀,避免在家里待着老想事、钻牛角尖。
春天万物生发,正是补阳的最好时节,特别是一些本就阳气不足的人,需要赶紧行动起来。
吃芽食甘
春季芽类食物有香椿芽、黄豆芽、绿豆芽、竹笋、豌豆苗等,多吃“芽”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缓解春季气候干燥所导致的“燥热”。
人体要改变冬季的“静”养,以“动”养阳。此时可以早睡早起、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才能精力充沛。
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气升发、肝血补充的季节,肝脏喜欢在一种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工作,要避免肝气郁结,平时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可以经常听音乐、看书、写书法等。
眼下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身体可能难以适应,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此时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具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梳头有利于疏利血气、传达阳气。
晚上泡泡脚可驱除冬天积在体内的寒气,助养人体阳气。泡脚时要注意,以温水慢慢加热,每次泡脚30分钟,身体感觉温暖即可。
传统医学外治中心简介
我院传统医学外治中心由原来的针灸科、推拿科、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等中医特色科室整合而成,新科室主要统筹管理门诊及住院病区中医外治业务。
目前专职医护人员共26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5名,副主任护师2名,硕士研究生5名。
中心拥有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场效应治疗仪等现代先进医疗设备。
诊疗范围:脊柱相关疾病(胸椎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骨关节炎、肩周炎等软组织损伤疾病,面神经炎、中风偏瘫、三叉神经疼痛等神经损伤疾病,肥胖、不孕、更年期综合征、失眠、肿瘤患者放化疗后不良反应、慢性胃肠疾病等内科疾病,针灸美容减肥、亚健康体质调养以及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的咳嗽、咳痰、咽痛、肌肉酸痛、腹泻、乏力等症状。
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的咳嗽、咳痰、咽痛、肌肉酸痛、腹泻、乏力等症状。
技术骨干
罗钰莹
医学硕士
传统医学外治中心主任
副主任医师
广西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减肥与美容专业委员会会员。曾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进修学习,有丰富的针灸临床、教学、科研经验。擅长针灸、推拿等多种中医疗法,治疗膝关节炎、偏头痛、失眠、面神经炎、颈肩腰腿疼痛、中风偏瘫、三叉神经痛、慢性胃肠疾病,以及痛经、不孕症、排卵障碍等。
广西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减肥与美容专业委员会会员。曾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进修学习,有丰富的针灸临床、教学、科研经验。擅长针灸、推拿等多种中医疗法,治疗膝关节炎、偏头痛、失眠、面神经炎、颈肩腰腿疼痛、中风偏瘫、三叉神经痛、慢性胃肠疾病,以及痛经、不孕症、排卵障碍等。
陈永锋
传统医学外治中心副主任
推拿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广西推拿学会常务委员,广西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曾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2篇,主持厅级课题2项,擅长正骨推拿手法、古法腹部按摩、小儿推拿,治疗脊柱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相关疾病(如失眠、头晕、心悸等)及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疾病,小儿脾胃病、呼吸道疾病等。
方春秀
传统医学外治中心副主任
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扶阳专业委员会理事;广西中医药学会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员等。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运用针灸及中医外治结合中药内调治疗失眠、偏头痛、中风后遗症、面瘫、抑郁症、儿童外感及脾胃系疾病、妇科病及亚健康调理、更年期综合症调理、针灸美容减肥、中医体质调养等。
来源:健康八桂
校对:孔艳梅
与文明牵手,与文明同行。
廉洁行医,拒腐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