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来给“阳过”们支招啦~
随着活动场所人员流动的增多,人们的工作、生活也逐步恢复到正常。
大家都陆陆续续的“阳过”、“阳康”了。但很多人都发现,所谓的“阳康”,并没有那么彻底。
咳嗽、鼻塞、乏力、头晕、胸闷......等等依然困扰着很多人。
为此,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中医科提供多种中医特色治疗,帮助大家早日摆脱困扰。
治疗项目
1、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等理论为指导,把中药饮片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等物质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于穴位、患处(阿是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疗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消瘀、通络止痛、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适用于“阳康”后出现咳嗽、鼻塞流涕等。
2.雷火灸:是将点燃雷火药条置于雷火恒温灸盒内放在体表穴位上,雷火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温熏并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诸经,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防病保健、治病强身及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疾病的临床症状的一种防病治病的疗法。适用于“阳康”后腹胀、乏力、失眠等。
3.长龙灸,是中医的一种传统外治方法,取自大椎穴至腰腧穴为施灸部位。因其在督脉正中铺灸点火,形如长龙,故称长龙灸。适用于“阳康”后畏寒怕冷,全身乏力等。
4.火龙罐:是拔罐、刮痧、艾灸三者结合,能够实现更多的中医施治疗效。相较于传统的中医火罐疗法,火龙罐凭借着玄石与紫砂融合,再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形成罐体,在罐体底部有数十小孔,内有一小筒叶有十多个小孔,放置特制艾粒。进行火龙罐治疗时,点燃艾罐,并将其置于应灸的穴位上。通过特定的手法随穴而灸,让艾火燃烧的热力传达到皮肤,从而达到中医理疗的效果,实现调气和血,温中散寒,活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适用于“阳康”后出现的局部疼痛,四肢怕冷,胸闷等。
5.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适用于“阳康”后出现的疼痛,失眠等。
6.耳穴压豆法又称耳穴药压法,是使用较硬的王不留行籽、决明子等进行耳穴压贴的一种传统外治疗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黏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诊断治疗、预防保健的目的。适用于“阳康”后出现的失眠、疲劳乏力、焦虑等。
治疗地点
南溪山医院中医科门诊
南溪山医院中医科住院部
南溪山医院与柘木卫生院共建中医馆(桂林象山区环城南二路93号)
咨询电话:
0773-3824620(中医科门诊)
0773-3840012(中医科住院部)
0773-3606120(共建中医馆)
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中医科简介
成立于1968年10月的桂林南溪山医院,从1969年3月起开始收治越南病人,为更好完成国家交给的抗美援越的医疗任务,国家卫生部从北京等地选派了很多优秀专家到医院工作。在全国知名中医专家马蒿春、魏执贞、曲延华、周德安、阳世忠、李乾构、吕仁和等南溪山医院第一代中医前辈的带领下,医院的中医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中医科是南溪山医院最早成立的科室之一,设有内科(包括妇、儿科)、骨伤科、针灸科(包括小儿推拿)、男科等专科。近40年来,在阳世忠、杨敏、林伍伍、阳媚教授等历任主任和现任主任阳绍华副教授的带领下,在桂北地区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处于领先水平。
全科共有医师14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具有硕士毕业生5名;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5人,多人在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及中医药协会、广西中医学会、桂林中医学会内科、男科分会担任委员、常委、理事、副主委等工作。科室现有核定床位数68张,坚持临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应用基础和临床研究提高科室学术水平,推动临床工作快速发展。拥有腰椎三维牵引床、电动颈椎牵引器、男性性功能康复治疗仪、多效应前列腺治疗仪、子午流注低频穴位治疗仪、全自动泥蜡疗仪等先进仪器,开展药浴、药罐、针灸、火龙罐、雷火灸、长龙灸、中药烫疗、泥蜡疗等中医特色治疗。目前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内科、骨科、男科、中风康复病人治疗有着独特疗效。
科室常年承担桂林医学院本科生及我院全科医学规培生的中医教学工作。近五年来主持省厅级科研课题5项,广西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1项。我们坚持中医传统特色,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护理,一流的服务,竭诚为广大病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图文:韦宇翔
END
扫一扫关注我们
南溪山医院中医科
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