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资讯!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进入精准时代——广药大附一院消化内科开展幽门螺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我国最新胃癌年发病率为29/10万(GLOBOCAN2018),每年新发胃癌41万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根除Hp可降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风险,是有效预防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之一。
我国目前的Hp感染率为40%-60%。Hp感染患者中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Hp相关性消化不良,1%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MALT淋巴瘤),多数感染者无症状,但所有感染者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即Hp胃炎,尽早根除Hp可有效预防此类疾病发生。Hp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主要是经口传播),因此Hp感染有家庭聚集现象和家庭成员共同根除治疗的必要,根除Hp可有效减少传染源。
2022年5月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非根除治疗部分)》指出,Hp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无论有无症状或并发症,只要证实Hp感染且不存在抗衡因素者,都需要接受根除治疗。而规范化方案的选择对于Hp根除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在抗生素耐药性日益增加的时代,与传统的经验疗法相比,在首次治疗开始前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基于药敏结果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达到提高根除率、减少重复治疗之目的,避免由于反复治疗而使Hp对抗生素产生继发性耐药。
2022年9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被国家消化病临床研究中心(上海)确认为“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门诊省级示范中心”,与检验科同行一起,引进并开展了幽门螺杆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技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幽门螺杆菌的规范化治疗,将有效提高根除率,为降低我国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和胃癌发病率做出贡献。
广药大附一院消化内科是广东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是广东省首家国家消化病临床研究中心早期胃癌筛查研究协同网络协作中心、全国首批中国医师协会基本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全国消化道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协作中心、全国结直肠癌筛查建设基地,是粤港澳临床微生态与疾病防治平台、广东省微生态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广东省生物医学大数据建设单位。
来源: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