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小心宝宝舌苔白、口臭、食欲不佳!这5招解决积食问题
关注我们
育
儿
宝
典
一岁至一岁半的小儿还不具备自我控制的能力,只要见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会停不住口,尤其是到了逢年过节,面对美味佳肴,让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管住自己的小嘴是很难的,此时孩子的小肚子常常吃的鼓了起来。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意思是说要想小儿不生病,就不要给孩子吃的太饱、穿的太多。仔细琢磨一下这些话满有道理的。
无论是哪一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的太多,否则不但不能使孩子健康,反而会造成孩子"积食",给小儿的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那么积食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宝妈们应该如何预防或解决呢?
宝宝积食的7大表现
宝宝的脾胃尚未发育完全,因此一不注意就容易导致积食的情况发生,此外,宝宝的脾胃受凉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具体可表现为以下7个方面:
(1)舌苔白
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且不够完善,吃得太多、太杂、太油腻都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或者上火,从而引起舌苔变厚变白。
(2)口臭
口臭也是积食的一种表现,具体症状包括宝宝口中味道非常大且难闻,严重时还会伴有呕吐情况,吐出的都是酸臭的未消化食物。
(3)肚子胀
如果宝宝积食了,堵塞物在肠道中,宝宝易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肚子就会胀鼓鼓的,轻轻按上去还会有些发硬,轻拍还可以听见“咚咚”的声响。
(4)放屁臭
宝宝不断放臭屁也是积食的一种表现,当宝宝放出臭屁后,腹部的气体相应排出了一部分,宝宝的不适感也会稍微减轻,身体会更舒服一点。
(5)哭闹烦躁
哭闹是宝宝表达身体不适的重要方式,如果宝宝积食,易心情烦躁,哭闹不安。此外,晚上睡觉容易不停地翻身,找不到一个舒服的睡姿,还有的宝宝会在睡着之后磨牙。
(6)食欲不佳
当宝宝积食了,未被消化的食物堆积发酵会让宝宝减少食欲,导致身体不舒服,不喜欢喝奶,也不想吃饭。
(7)其他
除了以上积食症状,长期的积食还容易引起宝宝恶心、脸色发黄、精神萎靡、睡眠不安、手脚发热等症状。
如何预防宝宝积食?
积食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那么该如何预防宝宝积食呢?
下面3个方法,宝妈们一定要掌握~
1、不要吃太多
因为宝宝的胃容量较小,而且贲门括约肌比较松弛,容易反胃,最重要的是,小月龄宝宝的消化酶分泌并不多,如果填鸭式喂娃,就容易积食。
此外,一般情况下,吃完饭后家人应该陪宝宝玩耍一会儿,帮助肠道蠕动,尤其是睡前的最后一顿餐。但如果在外面游玩,吃最后一顿餐比较晚,玩得又比较累,如果再吃得多一点就睡了,也容易积食。
2、不要吃太杂
外出期间,难免会遇到一些好吃的,妈妈就想给自家宝宝吃,但是事实上,胃肠道的工作时间和消化液的分泌具有一定的规律,一些平时宝宝没有吃过的食物,胃并不能很好的消化,这样就破坏了胃肠道的正常工作,影响胃的消化功能,从而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引发胃病。
3、饮食习惯规律
春节期间,宝宝该喝奶的时候就要喝奶,该吃辅食就吃辅食,而且饮食要均衡,特别是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
在喝奶方面,奶粉喂养的宝宝,妈妈可以准备一盒小听的奶粉和保温杯,宝宝该喝奶的时候,可以给宝宝冲奶粉,但不要图方便,把奶粉冲好用保温杯带出去哦~
在辅食方面,不要一味的给宝宝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适量吃蔬菜水果,增加米面食,高蛋白饮食适量即可,避免增加肠道的负担。此外,也可以准备一点即食的辅食泥。
宝宝积食了怎么办?
如果宝宝已经出现了积食的症状,宝妈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以下5种方法可以参考~
No.1
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包括减少进食量和调整食物种类。
如果宝宝是因为进食过多导致的积食,那可以采用减少宝宝进食量或少食多餐的方式。
此外,宝宝大一点之后,最好不要在睡前2小时进食,这样不仅能缓解积食,也能让宝宝的胃肠在夜间得到休息,获得一个较为舒适的睡眠状态。
如果是纯奶粉喂养的宝宝,可以在选奶粉时关注易消化吸收的成分,如膳食纤维、OPO、益生菌和益生元等;如果是添加了辅食的宝宝,也可以关注白萝卜、山楂等食物,少吃或不吃难以消化的食物。
No.2
运动疗法
当发现宝宝积食,除了饮食上要特别注意之外,一定要给宝宝做些运动,帮助其消化。
比如白天吃的东西多且杂,多陪宝宝玩一玩;晚上给宝宝喂奶之后不要让其立刻入睡,可以让宝宝多运动会儿。
No.3
按摩疗法
●按摩宝宝的背部:让宝宝以一个舒适的姿势趴着,妈妈用手指顺着宝宝的脊柱两侧轻轻按摩,一下一下地捏,按照从上到下再到上的顺序循环,每天重复三次到五次。
●按摩宝宝的腹部:宝宝积食的时候,妈妈可以用手掌根部在宝宝的肚脐周围顺时针慢慢按摩,也能缓解宝宝积食的症状。
No.4
益生菌辅助疗法
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健康,如果宝宝只是轻微积食,那么可以给宝宝喝一点以双歧杆菌为主要菌种的益生菌,促进宝宝肠道蠕动。
No.5
药物疗法
如果宝宝积食情况比较严重,通过以上方法其症状仍未缓解,反而开始发低烧,就要考虑借用药物消食了,但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宝宝积食难受,大人也担心,所以宝妈们要时刻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如果宝宝积食了,要及时识别症状并采取措施帮宝宝消食,如果宝宝积食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⑤拇指握在掌心,转动揉搓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往期精选
♥10000+妈妈都在看
宝宝过敏的4大症状表现及3大预防措施,家长一定要了解!建议收藏!
愁!宝宝有痰咳不出,怎么办?这4个方法最有效!
宝宝腹泻——腹泻期的饮食,能吃vs不能吃,吃什么?详细讲解!
点击关注下方微信号
设置【置顶公众号】
精彩内容不错过
我们的目标是促进或改善儿童生长轨道,
成为控制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给予关心、赋予耐心、拥有爱心,
与您共同守护孩子成长!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
我院儿童保健科专科特点:关注出生正常的宝宝,为抚养人提供专业指导,促进儿童的全方位发展;关注出生时具有高危因素、早产或出院后宝宝,对发育偏离儿童进行早期干预、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对孩子从体格、营养、心理及智能等进行评估及多元干预指导,为抚养人提供科学育儿指导,儿童营养与过敏门诊、生长发育门诊、高危儿/早产儿门诊、学习困难与言语障碍门诊、发育行为心理门诊、新生儿保健门诊、普通儿保门诊,与康复科联合开展儿童康复,开展项目有发育迟缓、脑性瘫痪、言语与语言障碍、构音障碍、斜颈、脊柱侧弯、小儿推拿等儿童康复治疗。若有需要请到儿童保健科就诊咨询。
No.1
何素健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儿童保健科负责人
•擅长:早产儿/高危儿出院后生长发育及营养管理;熟悉婴幼儿食物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儿童肥胖、营养不良、喂养困难、铅中毒、佝偻病、锌缺乏、铁缺乏的诊治;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
黎常红
•副主任医师
•擅长: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诊疗,早产儿低体重儿/高危儿出院后生长发育监测评估,儿童身高促进,性发育异常,行为发育异常:孤独症、多动障碍、学习困难、睡眠问题、语言问题等。
No.1
王旭
•副主任医师
•擅长:儿童生长发育评估,营养性疾病(铅中毒、钙缺乏、锌缺乏、铁缺乏、营养不良,食物过敏),性早熟、矮小症的诊疗。
雷烨铭
•医师医学硕士
•擅长:儿童营养性疾病、食物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喂养困难、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干预与治疗。
朱霞霞
•住院医师、医学硕士
•擅长:儿童喂养与营养、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儿科常见病诊疗等。
门诊地址:新华路48号总院5号楼1楼儿童保健科
咨询电话:020-62903404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服务号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订阅号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