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白肺”能好转吗?广州这家三甲医院有良方!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2022年是新冠抗疫工作以来最为艰难的一年,面对新冠感染人群的骤增,呼吸相关危重症患者的大幅度增加,包括发热门诊、急诊、重症医学科等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沉默性低氧”“白肺”“呼吸衰竭”这些让人闻之色变的名词,更是成为老年人及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病、脑梗塞等基础病患者生命的重要威胁。随着疫情的逐渐平稳,近日,重症医学科也迎来了新一批的“白肺”康复患者。
病历一
72岁的江先生因“发热、气促1周”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胸部CT提示双侧病毒性肺炎,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呼吸衰竭。入院后,经无创通气后患者仍血氧低,病情持续进展,予气管插管接有创通气,辅以抗病毒、免疫调节、抗凝、营养支持及俯卧位通气等治疗,在ICU住院10天后,患者顺利脱机拔除气管插管,已顺利出院。
治疗前
治疗后
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治疗
病历二
58岁的杜先生因“发热、咳嗽1周,气促2天”入院,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慢性肾脏病”病史。予高流量湿化氧疗,效果欠佳,CT提示进展型病毒性肺炎,予气管插管有创通气、俯卧位通气、CRRT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病毒、免疫调节、抗凝、营养支持等治疗,在ICU住院17天后,肺部病情好转。“白肺”渗出明显吸收,顺利脱机拔除气管插管,鼻导管吸氧,进入病情康复阶段,已转普通病房治疗。
治疗前
治疗后
病历三
68岁的陈女士因“咳嗽1周,发热气促2天”入院,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脏病维持腹透”病史。急诊胸部CT提示病毒性肺炎,入院后,患者气促持续加重,予气管插管有创通气辅助呼吸、CRRT、抗病毒、抗炎、免疫调节、抗凝、营养支持等治疗,因患者肺部感染病情重,一般状况较差,呼吸机辅助时间长,经过抗感染调整、痰液引流及液体管理,在ICU住院22天后,成功脱机拔除气管插管,目前改高流量湿化氧疗,进入康复阶段。
治疗前
治疗后
我院重症医学科作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面对骤增的重症患者,为响应国家防疫的号召,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在姚淑雯主任的带领下,全科人员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积极配合医院开展全院重症医护人员的培训、抽调科室骨干人员扩充应急重症病房,以满足危重症患者就诊的需求。疫情高峰期,全院增设重症监护病床位达181张,占总床位数17.2%,其中,中心ICU由姚淑雯主任及郑国营副主任医师分组,直接管辖床位64张。
朱燕妮护士长为重症监护室护士培训俯卧位通气治疗
姚淑雯主任为重症医师培训纤支镜治疗
呼吸机使用培训
重症医学科姚淑雯主任表示:疫情高峰期,由于就医人数较大、科内人员相继感染、呼吸支持需求激增、氧供不足等原因,重症医学科的运行十分艰难。科室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仍须同时维持几十台有创呼吸机、高流量湿化仪器、15台血滤机以及2台ECMO同时运行。经历了2个月艰难的过渡期后,第一波疫情似乎有明显减缓趋势,新冠患者进入康复阶段,我院应急重症病区也光荣地完成了使命,于1月30日正式关科。
应急病房血滤机
实施ECMO循环辅助治疗
郑国营副主任医师带领的应急重症团队合影
尽管如此,由于新冠疫情尚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我院重症医学科全体人员仍继续坚守岗位,时刻保持警惕,配合党和国家的领导,尽全力做好下一步的防疫工作。
图文:重症医学科王淑香
一审:重症医学科姚淑雯
二审:宣传科旷晓兰
终审:副院长芶祯峥
重症医学科
花都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02年,2014年、2018年被评为花都区卫生系统临床重点专科,承担广州以北(韶关、清远、南海、三水、白云区等地)危重病人的救治,年收治病人近千例。承担本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抢救,对多器官功能障碍、各种休克、重症感染、多发伤、急性中毒等危重症具有综合救治的能力,能开展血液净化、呼吸支持、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治疗、重症超声、俯卧位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三甲医院能开展的所有技术,承担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院校的实习带教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10余名医护被聘为国家、省、市级医学会常委、委员、医师协会会员、护理学会委员。有20余人到国内外进修学习,有多项省市区级科研立项及论文发表,获得省市区级科技立项10余项。科室多次被评为“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先进集体”。护理团队多次获得“广州市卫生系统优秀护理集体”荣誉。
李东华
•主任医师、内科首席专家
广州市花都区重症医学分会顾问
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重症医学用药专家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一届、二届、三届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叶家骏
•重症医学主任医师
广州市花都区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理事
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医疗安全质量管理分会常务委员
姚淑雯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花都区重症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东省行业协会重症医学管理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会委员
广州市医师协会危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委员
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曾在广州天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色列瑞本医院进修
许卓谦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药学会重症医学用药专家会员会委员
广东省行业协会重症医学管理分会委员
广州市花都区重症医学会委员
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擅长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救治,熟悉机械通气、床旁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床旁超声、经皮气管切开、ECMO等诊疗技术,曾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
郑国营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健康管理分会内科危重症MDT专业委员
广州市花都区重症医学委员会委员
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擅长各种休克、中毒、呼吸衰竭、重症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救治,掌握ECMO、机械通气、血液净化、重症超声、经皮气管切开、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技术。曾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及南部战区总医院专科进修。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服务号
微信号|hdqrmyy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订阅号
微信号|hdqrmyyd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