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癌”发现晚了也要命!4个症状要尤其警惕!
癌,听起来就让人瑟瑟发抖的存在。
而在癌族群中有个“弟弟”,TA的震慑力较于其他癌症而言稍微弱一些,那就是甲状腺癌。
一般来讲,经过规范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十年生存率可以轻松超过90%。也正因如此,很多人称它为“幸福癌”。
然而龙医君想说,“幸福癌”并不总是面善,狠辣起来也会危及生命。31岁的王亮(化名),最近就因为“中招”了而烦恼不已。
1
所谓的“幸福癌”,不总是面善
发现晚了也致命
前段时间,王亮在洗澡时无意间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就是这个无意的举动,救了他一命。
王亮发现自己颈脖子处有个如鸽蛋般大小硬硬的肿块,虽然没有明显不舒服,但肿块过了十来天都没消,王亮开始感到不安,于是来龙岗中心医院甲乳血管外科就诊。
甲乳血管外科霍红军主任接诊,为他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再进一步做了彩超检查,结果显示:
右侧甲状腺结节,大小4*4cm,考虑为恶性,同时伴有侧颈区淋巴结转移。
更糟糕的是,入院后的胸部CT检查中,发现王亮的双肺像结果的葡萄枝,布满了转移的癌结节。
同时在上纵隔主动脉大血管后方也有明显转移肿大的淋巴结,要手术的话医生必须劈开他的胸骨才能切除,手术难度再次升级。
2
多科室联合“打怪”
手术分为“三步走”
因为王亮肺部已经有转移灶,无法手术切除,但可以通过碘进行核素治疗。
这样做的前提是,必须切除全部甲状腺及对碘不敏感的转移淋巴结,碘才能顺利到达肺部并杀死肿瘤。
手术前一天,霍红军主任组织甲乳血管全科医护人员包括胸外科医生进行病例讨论,经过详细讨论后,治疗分为“三步走”——
通过颈部切口,切除双侧甲状腺及右侧侧颈区转移淋巴结
由胸外科医生劈开胸骨,清扫上纵隔转移淋巴结
等手术后康复,再由核医学科医生行肺转移灶碘治疗
王亮甲状腺肿瘤已完全侵犯右侧喉返神经(就是支配发音的神经),这个神经无法保留会影响发音不说,还得接受气管切开,将对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另外劈开胸骨后在大血管后方清扫转移肿大的淋巴结,稍有不慎将导致大出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手术难度和风险非常高!
整个手术由甲乳血管外科霍红军主任和胸外科洪琼川主任及其团队联合完成,历时近10小时,最终顺利地完成手术。
术后包括ICU团队和甲乳血管外科团队对患者进行认真地治疗和护理,康复顺利。
王亮出院前,由医务科牵头,甲乳血管外科组织了全院多学科MDT讨论,包括胸外科、肿瘤内科、核医学科、病理科、彩超室和影像科,认真研讨了下一步处理方案及后续的注意事项,并为其安排了基因检测及后续治疗等。
3
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
中青年女性要尤其注意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据统计,从2000年开始,甲状腺癌连续10年增长率超过20%,增长率为恶性实体肿瘤之首。每年新增确诊病例15-20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7名,女性恶性肿瘤第4名。
在深圳,2020年、2021年甲状腺癌居深圳女性“头号癌”,特别是25-40岁的中青年女性,是甲状腺癌高度“青睐”的人群,要特别注意!
来源:深圳卫健委
4
这个病早期隐匿
4个症状表明情况十分严重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非常隐匿,如果不是肿瘤压迫到了气管或喉返神经,一般不会有特别明显的症状。
情况严重一点,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肿块
颈部出现一些孤立、不规则、活动性欠佳的硬性肿块。
声音嘶哑
甲状腺肿瘤若是继续肿大,会压迫导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或饮水时呛咳。
呼吸、吞咽困难
随着肿块的不断发展,逐渐可压迫邻近神经、气管或食管,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等。
淋巴结肿大
肿块不断增大,可能侵袭颈部淋巴结,导致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甲状腺癌发现晚、治疗不及时,会影响最终治疗效果。中国的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只有84.3%,有的发达国家达到了98.3%,这与体检的普及性有关。
因此,不要轻视任何恶性肿瘤包括甲状腺癌,应按时体检,发现“苗头”尽早处理!
-End-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资料来源:龙岗中心医院甲乳血管外科
运营服务: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