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养生|春季养生,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
立春后,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春季,应顺应天气之气的变化,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
早睡早起,以养肝气
春天阳气开始生发、白日渐长,万物开始复苏。“肝属木,应于春季”肝气通达,身体才会轻松、精神充沛;肝气受损,人很容易出现疲惫、眼干目涩等不适。
因此春季首先要让肝“休息”好,过度劳累会严重耗损气血,直接影响肝藏血的功能,“人卧则血归于肝”,在此时提倡早睡早起,规律起居,根据中医经络理论,经络之气留注肝经的时间为子时,也就是十一点到一点。
这个时候是人体向肝脏注入气血的时候,也是肝脏休息的时候,气血养肝,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所以即便晚睡,也要晚上11时前上床。早上起床后伸个大大的懒腰,在日出后到户外散散步,身体动起来,阳气也就被鼓动起来。
少酸加辛,助阳养肝
酸性收敛,入肝经,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因此立春饮食应少吃酸性食物,多吃辛甘发散之品。如洋葱、姜、蒜、芹菜这些味道辛香走窜的食物,既可疏风散寒,又能杀菌防病,最适宜立春节气食用。
而在饮食药膳方面,针对立春的时节特点,可食用一些养肝柔肝、疏肝理气的药材和食品,如白芍、枸杞、花生、红枣等均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春季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所谓“肝乘脾”,《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因此,不妨摄入些甘味食物以滋补脾胃,可选择大枣、山药等味甘养脾之品做成大枣粥、山药粥等。
萝卜生食辛甘而性凉,熟食味甘性平,立春时节食用萝卜不但可解春困,而且有理气、祛痰、止咳等功效。
韭菜,又名起阳草,辛温发散,具有补肾益肝作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畅达,也可多食。
春捂护阳,下厚上薄
谚语云“春不减衣,秋不戴帽”,这是指早春季节不要急忙把棉衣脱掉。立春后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点。
此时人体的毛孔也正处于从闭合到逐步开放的过程,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如果穿得少了,一旦遭受寒凉的侵袭,毛孔就会自动闭合,体内的阳气得不到宣发,以致产生“阳气郁”的现象。所以,防寒保暖仍是立春养生的重点。
此时衣着主张“下厚上薄”,以助春阳升发之势,正如《老老恒言》所云:“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养生小技巧
动三动
敲肝胆经清肝火:双脚与肩同宽,蹲马步,双手握空拳,从膝关节内上方开始,四拍,敲至腹股沟,然后转至胆经,从环跳穴开始,四拍,敲至膝关节外上方,慢慢收回。
闭目转眼养肝血:闭合双眼,用食指轻压眼睑,微微揉戳到眼球发热、发胀感为宜。随后转眼,即保持头部不动,眼球分别左右转动10圈,能有效缓解眼疲劳,提高视力。
伸个懒腰理肝经:人困乏时,气血循环缓慢。经常伸个懒腰,可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同时激发肝脏机能,到达肝脏保健效果。
散三步
缓步:老年人以缓步为好,步履缓慢,行步稳健,每分钟行60-70步,可使人稳定情绪,消除疲劳,亦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
快步:每分钟行走120步左右,这种散步轻松愉快,久久行之,可振奋精神,使下肢矫健有力,适合中老年体质较好者。
逍遥步:散步时且走且停,时快时慢,行走一段,稍事休息,继而再走,或快走一程,再缓步一段,这种时走时停,时快是慢相间的逍遥散步,适合于病后康复时间患者或缺乏体力活动者。
喝三粥
菠菜粥养肝护肝:春季养生以养肝护肝为先。菠菜粥对因肝阴不足引起的不适都有比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香菜牛肉粥去腻开胃:香菜因为含不少挥发油而具备独特的气味,香菜牛肉粥可以开胃促消化。
韭菜粥调理肠胃:初春食韭菜,能温中开胃,提高免疫力,另外,春天的韭菜最好吃,颜色翠绿,清香细嫩。
吃三芽
春天是生发的季节,新芽,亦是最有能量的美味。
黄豆芽营养丰富:黄豆芽在所有豆芽中营养价值最高。
枸杞芽清火明目:适当食用枸杞芽清火明目,可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绿豆芽解毒下火:若春天里上火生了口腔溃疡,或是小便发黄、耳后有水流出、早起眼睛发蒙有眼屎,最宜绿豆芽。
咬三果
枇杷果预防感冒:枇杷有岭南开春第一果之称,在春季的时候多吃枇杷可帮助预防感冒。
菠萝帮助消化:和其他季节的菠萝相比,春季的菠萝香味更加浓郁、口感也更加水润,因此在干燥的春季食用很合适。
草莓健脾润肺:草莓有健脾、润肺、补血、益气的功效,老少皆宜,尤其对身体虚者。
穴位养生
阴陵泉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方法:
艾灸:温和灸法,点燃艾条,距穴位2-3cm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1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1次。
推拿: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作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持续3-5分钟,可每日多次。
肝俞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方法:
艾灸:温和灸法,点燃艾条,距穴位2-3cm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2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1次。
推拿: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作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持续3-5分钟,可每日多次。
拔罐:留罐法,将罐吸住穴位后不移动,留置5-10分钟,可一周1次。
养生食谱
虾仁韭菜
材料:虾仁、韭菜、鸡蛋、酱油、淀粉、盐、植物油等。
功效:助长阳气,补肾阳。韭菜含有大量粗纤维,能刺激肠壁,增强肠道蠕动。
蘑菇炒山药
材料:干蘑菇、新鲜山药、芹菜、酱油、淀粉、盐、植物油等。
功效:健脾益气,可防止立春肝气旺伤脾。
专家简介
刘强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毕业,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20多年。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临证经验,崇尚"扶阳护正"学术思想,擅长纯中医治疗各类内科疾病及慢性肺系疾病,对睡眠障碍、脂代谢异常等各类亚健康人群、体质虚弱多病人群、癌症康复人群、及孕前育前调理、老年人养生延年等中医调养具卓著疗效。
文/图:刘强、冯祖贤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