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有碎骨块?腕关节镜不开刀解决大问题!
“35岁男性患者张先生(化名),手腕外伤,大家看看这个X光片子有问题吗?”
实习医师A:看不出来有什么问题。
住院医师B:应该没有骨折吧。
主治医师C:桡骨远端那里似乎有骨折,应该打个石膏就可以了。
主任医师D:的确是桡骨远端骨折,做个CT就知道了,但不建议打石膏,最好手术治疗,而且不是一般的手术。
这个X线片上的骨折到底在哪里?
需要怎样非一般的手术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腕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的那些事
桡骨远端骨折,顾名思义,是发生在桡骨远端的骨折(桡骨远端是指桡骨关节面3cm以内的部位),是手腕部最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8%-17%。生活起居中多数是由于不慎摔倒,失去平衡后身体会出于本能用手腕撑地而导致骨折。
手臂这么长
为什么偏偏桡骨远端是
“容易受伤的骨头”?
因为这个位置是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界处,是力学上的弱点,简单理解就是这边骨质比较脆弱,一旦遭受外力就容易被折断。
桡骨远端骨折根据骨折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关节外骨折和关节内骨折。当骨折是关节外时,通过积极治疗通常会有良好效果;而关节内骨折由于伤及关节面,并且关节面常常由于骨折移位而出现不平整,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恢复关节面平整并采用钢板固定,否则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日后造成腕关节疼痛或影响关节活动。然而,在关节内骨折里还有一种特殊的骨折类型,因轴向暴力经腕骨传递到桡骨远端关节面所形成,因其机制与模具冲压相似,又被称为“模具冲压骨折(die-punch骨折)”。这种类型骨折的特点是在关节面形成骨碎块,被称为“die-punch骨块”,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由于受力大小、方向、受伤部位的不同,die-punch骨块在临床上可分为劈裂型、背侧型、掌侧型、塌陷型、劈裂加塌陷型等。
后来张先生做了一个腕关节CT,果然证实了我们的判断。从CT可以看到,张先生的诊断就是这种特殊的桡骨远端骨折,并且关节面里的骨碎块是塌陷型die-punch骨块,使得关节面像一个盆地那样“凹”进去了一大块。
腕关节CT平扫及三维重建显示塌陷型die-punch骨块
这种骨碎块位于关节面中央,位置隐匿,而且骨碎块周围的关节面大体完整,普通X线片容易漏诊或评估不足,但是通过CT扫描就可以发现关节面塌陷。
也许有人会说,“这么小的一个骨碎块,手法复位打个石膏就可以的了吧?”
遗憾的是,这种骨折基本无法手法复位。而且学术界认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关节面塌陷2mm或以上即有可能引发手腕疼痛、活动受限,从而严重影响腕关节功能,因此建议手术治疗。更重要的是,即使是一般的开刀手术也很难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不但无法达到治疗目的,还增加了手术创伤。这种时候,文章开头提到的非一般手术技术就排上用场了——就是腕关节镜微创技术。
什么是腕关节镜技术?
腕关节镜技术是一种不开刀的手术技术,用于诊断和微创治疗腕关节疾病的新技术,手术过程中从腕部若干个5mm的小切口置入迷你高清摄像头,通过这个迷你摄像头可达到传统切开手术难以实现的直视效果,很好地评估及检查腕关节面、软组织结构及相应病灶,然后使用微创器械进行治疗操作。因此,腕关节镜技术是桡骨远端骨折合并die-punch骨块的最佳治疗方式。
于是,我们为张先生施行了腕关节镜手术,术中采用撬拨技术复位骨块后置入数枚克氏钢针进行固定,钢针在术后6周就可以拔除,避免了钢板固定需要二次手术取出的弊端。另外,腕关节镜手术可最大限度降低腕关节周围组织的创伤,避免传统切开手术留下明显手术疤痕,而且术后切口疼痛少,住院时间大大缩短。
克氏针固定骨块,术后石膏固定
术后4个月复查,张先生已经基本活动自如,没有明显疼痛了,手术的小切口疤痕也基本看不到。复查CT也发现关节面的骨碎块完全愈合,而且关节面平整。张先生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总而言之,腕关节微创技术是治疗腕关节疾患的利器。作为高水平医院项目,这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是医院持续推进各专科、亚专科医疗技术水平提升,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迈出的坚实步伐。目前,江门市中心医院运动医学与足踝外科在五邑地区率先开展各种腕关节镜手术,可治疗TFCC损伤、腕关节韧带损伤、腕部腱鞘囊肿、风湿类疾病累及腕关节、腕舟骨骨折及骨不连、退行性腕关节炎等。另外,我院还专门开设了腕关节专病门诊:逢周二上午、周五下午、周六下午,罗裕强医师。
运动医学与足踝外科介绍
江门市中心医院运动医学与足踝外科是近年新成立的骨科亚专科,专注于运动医学、足踝相关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和健康教育工作,以适宜诊疗和微创手术为特色,经过四年的努力,已成为广东省内知名的运动医学、足踝外科专科,服务范围辐射江门五邑、中山、珠海以及港澳地区,并在教学科研和学术引领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撰稿:罗裕强
二审:四肢关节骨科黄远翘、
统战宣传科何家怡
三审:医务部余新立、统战宣传科廖欣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