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豚课堂 | 胡鑫宇的悲剧背后,是所有家长必须重视的心理问题…
新闻回顾
2022年10月中旬,一名15岁高中生在校园失联。历经106天的搜寻,少年胡鑫宇遗体在学校附近一粮仓处被发现,目前尸检已完成。官方通报,胡鑫宇系“自缢身亡”。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官方公布的两段胡鑫宇的录音。
录音一
10月14日17时40分
胡鑫宇说:“真站到这里反倒是有点紧张了,心脏在狂跳,说实话没有理由,只是觉得没意义,如果真跳下去了会怎样?不确定。跳下去了应该也没人发现,现在至少不会被发现,以后过了几天肯定还是会发现的,刚刚又不跳,哎,我真的是想跳,不想,我应该是不想。”
录音二
23时08分
录音显示:“已经没有意义了,快零点了,干脆再等一下,直接去死吧,可以的,因为我今天已经有点不清楚了,现在我好想去死,感觉已经没有意义了。”
这两段录音清晰地表达了自杀意愿,让人印象深刻又十分痛心。我们可以感觉得到胡鑫宇其实内心还是有求生的本能欲望,他在做出极端行为之前都是非常纠结,内心冲突十分明显。但遗憾的是,他的声音和需求一次次被忽视,最终在极度绝望之下,走向了自杀的不归路。胡鑫宇的悲剧,再次将青少年心理危机推到公众面前。
经心理专家访谈、分析,结合胡某宇失踪前行为,认为胡某宇性格内向温和、孤独,在意他人看法,少与人做深入的思想情感沟通,情感支持缺失,缺少情绪宣泄渠道,常有避世想法,具有随时随地在书本上记录自己情绪、想法的习惯。自从胡鑫宇到致远中学就读后,因学习成绩不佳造成心理落差,加之人际关系、青春期冲动带来的压力,造成了胡某宇失踪前心理状态失衡,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醒后难以再入睡等睡眠问题,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困难等认知功能障碍,存在内疚自责、痛苦、无力无助无望感、无意义感等情绪问题,进食出现异常,有明确的厌世表现和轻生倾向,胡鑫宇的情况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妇幼健康科普
在“胡鑫宇事件”之外,每年全球有近46000名青少年结束自己的生命。相当于每11分钟,就有1名青少年死于自杀;
信息来源:简单心理
值得注意的是:4.6万,涵盖的是「自杀身亡」的青少年。曾有过「自杀企图」的孩子,则可能是这个数字的20倍之多。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真实惨剧。
世卫组织曾总结了
6种对自杀最常见的误解
1.自杀的人是求死,没必要管。
事实:自杀,常常并不是为了终结生命,而是为了终结痛苦。企图自杀的人,往往处于生与死的矛盾中。
2.那些四处宣扬要自杀的人,不过是耍嘴皮子,真想自杀,才不会告诉你。
事实:谈论自杀,可能是在寻求帮助或支持。他们可能正在经历焦虑、抑郁和绝望,并「万念俱灰」地认为自己再也没有其他选择。
✦✦
3.自杀是突然发生的,毫无预警。
事实:大部分自杀行为在发生之前,都存在一些(言语/行为上的)警告信号。有人留意到这些迹象,是很重要的。
✦✦
4.我也曾想过一了百了,所以我属于自杀高危者。
事实:高自杀危险往往是短期的,并在特定情况下发生。自杀想法可能会再次出现,但不一定永久存在。「有过自杀想法」或「自杀未遂」的人,也可以继续生活很长时间。
✦✦
5.只有精神病人才会轻生。
事实:自杀行为意味着极端的绝望情绪,但自杀者未必有精神障碍,不要将两者简单地划上等号。一些研究发现,除精神疾病之外,酒精的有害使用、「认为再也没有办法」的处境、耻于向他人求助都与自杀风险高度相关。
✦✦
6.别动不动聊自杀,这不是在鼓励效仿吗。
事实:由于谈论自杀的禁忌和耻感,许多有自杀想法的人才认为「无法求助」。公开、正确地讨论自杀不会鼓励自杀行为,反而有助于预防自杀。
大量数据表明,中国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病人群在增加。然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仅有不到一半的抑郁症患者接受了治疗,如果再单独看青少年群体甚至可能更少。
青少年抑郁的外在表现和成人略有不同,往往不一定表现为情绪低落,反而容易出现愤怒、易激惹的表现,经常被错误归类到问题儿童。另外很多青少年还会表现在身体症状上,比如头痛、失眠等外在表现,很容易漏诊。
不是现在的孩子变脆弱了,而是我们总算开始意识到:抑郁状态是一种需要警惕的情绪问题;抑郁症是一种急需关注和治疗的疾病。那些深陷抑郁的小孩,不是娇气,也不是脆弱,他们只是生病了。
他们需要帮助
更需要正规的治疗
只要渡过这条情绪的河流
对面的阳光依旧灿烂如初
临床心理科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临床心理科是集临床、保健、科研为一体的心理专科。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联合发起《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项目》省级项目管理单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服务规范》、《孕产妇心理健康诊疗服务规范》、《更年期妇女心理健康诊疗服务规范》3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单位。科室医疗团队强大,汇集了著名精神心理专家、高级心理专业职称心理治疗师、高学历等人才;专业技术和科研能力强,服务规范。目前科室有心理医生3名、心理治疗师5名、物理治疗师5名、心理测评师3名。医疗设备先进,专业治疗设备全省领先。拥有全国一流心理治疗沉浸式声光设备和正念治疗设备;率先融入自然和环境的元素,打造更为人性化自然心理专属治疗空间。科室就诊环境按照国际化心理治疗标准品质打造,舒适温馨。为病患营造一个具有亲和力的治疗氛围。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临床心理科以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加速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与儿科、产科团队高度融合,打造多学科诊疗模式,深入开展儿童青少年、孕产妇心理方面的基础研究,科研能力强。2021年以来获得广西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项目2项;广西重点实验室项目2项;广西自筹项目5项;近3年来发表SCI论文4篇;核心2篇。
业务范围
(一)心理体检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体检,韦氏智力测试(第四版),职工入职心理健康体检
(二)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引进国内最先进的心理测量与评估软件系统,软件包括心理状态、个性/人格测定、职业心理、家庭功能、智力测验及临床康复评定量表等十多种类型共60多个心理量表。
(三)心理咨询与治疗
治疗形式包括:个别治疗、夫妻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
(四)药物治疗
(五)物理治疗:经颅磁刺激技术、生物反馈训练,CES。
特色服务
(一)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体检。
(二)学龄期儿童相关心理问题的筛查与防治。
(三)常见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筛查和防治。
(四)早孕及围产期情绪障碍的筛查与防治。
(五)育龄期女性性心理问题、婚姻情感问题的咨询。
(六)更年期妇女心理疾病、心身疾病、慢性疼痛以及焦虑、抑郁、强迫等神经症的识别与康复治疗。
(七)常见睡眠问题的识别和防治。
科室优势病种
儿童分离焦虑、儿童情绪障碍、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广泛发育障碍(阿斯博格综合征)、青少年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进食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等。
服务人群
儿童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人群。
治疗技术
经颅磁刺激技术、生物反馈训练、沙盘疗法、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精神分析、森田疗法、催眠治疗、音乐治疗等。
治疗形式
个别治疗、夫妻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
专家简介
雷灵
广西妇幼保健院临床心理科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精神卫生专业,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方向。2011年-2013年期间多次到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神经与生物实验室及语言干预中心访问学习。2021年作为主要撰写人获批起草2项广西地方标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服务规范》(2021-0112)和《孕产妇心理健康诊疗服务规范》(2021-0113)。
熟练掌握精神分裂症、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抑郁症、分离焦虑,考试焦虑等)、强迫症、睡眠障碍、多动症、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阿斯博格综合征等)、夹腿综合征、遗尿症等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发育行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近3年来完成独立课题设计撰写及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级课题4项,厅级课题6项,其中获批省级课题3项,厅级课题3项,论文8篇,其中SCI3篇,专利1项,结题及成果申报3项,获奖3项。
李珊珊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执业证号130450000000815
主治医师,广西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硕士,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孤独症关键性技能训练一级,拥有韦氏儿童青少年智力量表主试资格,曾参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系统诊治技能培训,青少年精神健康急救,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睡眠障碍等培训。熟练掌握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睡眠障碍及情绪障碍等常见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诊治。擅长焦虑抑郁障碍、多动症,睡眠障碍等个别及家庭心理治疗。
张锦山
本科学历,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擅长运用行为主义、森田治疗、短期焦点解决等心理治疗技术。擅长对适应障碍、焦虑障碍、抑郁状态等问题的心理咨询。
李冰
住院医师执业证号:110450100006353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住院医师,精神卫生专业,心理咨询师。毕业于江西省赣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曾参加精神分析动力取向、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团体、父母教养方式的学习培训。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心理工作近1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睡眠障碍、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障碍、多动症、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联系方式
厢竹院区心理门诊:0771-2860838
新阳院区心理门诊:0771-5807371
张锦山
陈海靖
陈海靖
文俊骁黄柏华覃艺淋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建立于1965年1月,历经5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保健、医疗、科研、教学和基层妇幼保健指导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和爱婴医院,并形成广西妇幼保健院、广西妇产医院、广西儿童医院、广西出生缺陷预防控制研究所三院一所两院区的格局,设置有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门诊医技部及行政后勤部五大部门。
我们始终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和妇幼保健院办院宗旨,以“仁、德、精、新”的院训精神为医院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至善尽美为服务理念,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守护妇女儿童健康为己任,医院正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紧抓发展机遇,从建筑装备硬件设施、技术人才软件环境、高精尖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打造区域及东盟地区领先的省级现代化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