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医说一丨节气养生说——大海之南之“立春”节气
今年2月4日,我们将迎来立春节气,一个新的轮回开始了。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开始之意,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从立春交接当天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
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海南地区气温回升更明显,但偶尔也会受到寒流影响,气温会有起伏波动。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钟军华建议这一时期养生方面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起居要留意保暖、防风
春季的气候特点是以风为主令。《黄帝内经》载:“风者,百病之始也。”这是由于其他几种邪气(如寒邪、热邪、湿邪等)都是借助于风邪侵入人体的。风邪能经过进犯体表使毛孔打开而进入人体,特别是攻击人体阳气聚集的部位,如背部、头部、上肢等。初春时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风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特别注意春捂,要合理的增减衣服,避免风寒邪气入侵。最好不要过早地减少衣物,仍应该注意保暖,防风。
2.睡眠方面
春天在睡眠方面,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3.运动养生
春天阳气生发,但寒气仍在,所以不主张大耗费的运动,而漫步、聊天、串门等比较适宜。运动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佳。关于老年人来说,以缓步为好,可以走走停停,或与亲朋好友一同,边漫步边聊天。
4.情志养生
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肝阳、肝火在春季处在了上升的势头,需求适当地释放。肝喜疏泄厌抑郁,生气发怒易使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导致各种肝病。所以,春季一定要心平气和、乐观开朗,假如生气了,要学会息怒,即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
5.饮食调养
春季应多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一些具有温补肾阳作用的食物,如牛蒡、藕根、胡萝卜、山芋、薯类、青菜等,宜常吃,但阴虚火旺者忌食。容易重复感冒、有哮喘病史、体质虚弱者应多吃些清淡的蔬菜、豆类及其制品等,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推
荐
食
谱
韭菜炒鳝丝
食材:熟黄鳝丝300克,韭菜150克,植物油、盐、酱油、料酒、白糖、胡椒粉、香油、水淀粉、葱段、姜末各适量。
做法:将熟黄鳝丝洗净后切段;韭菜择净、切段;锅内加植物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葱段炝锅,再放入鳝丝和姜末翻炒,参加料酒、酱油、盐、白糖、胡椒粉,用小火炒4分钟左右;待鳝丝入味后,参加韭菜翻炒至熟;加水淀粉勾芡,淋少许香油翻炒平均即可。
作用:具有温补肝肾、助阳固精的作用。
干贝芦笋
食材:干贝(扇贝的干制品)85克,芦笋200克,海蛤300克,盐、香油、葱花各适量。
做法:将芦笋去皮、切段;海蛤吐沙、洗净,用沸水烫熟后去壳取肉备用;锅内倒香油烧热,放入葱花爆香,参加干贝、芦笋拌炒,再放入海蛤用大火略炒,加盐调味即可。
作用:具有补血养阴、滋补肝肾的作用。
专家推荐
谢毅强:二级教授,博导,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海南省领军人才、海南省南海名家、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专长: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高脂血症、痛风、肥胖、骨质疏松症、多囊卵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征、不孕不育、痤疮、失眠、亚健康状态等。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
尹德辉:三级教授,硕导。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青年岐黄学者、海南省领军人才、海南省“南海名家”、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
专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咳喘、肠胃病以及失眠、湿疹等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岳雯: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妇科硕士研究生导师。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妇科教研室主任。
专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复发性流产,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子宫腺肌症,生殖器官炎症以及中医药在辅助生殖技术(IVF-ETIUI)中的精准助孕调理及精准保胎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三下午
廖兴富: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继承人,海南中医养生康复学会秘书长,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针灸病区副主任中医师。
专长:运用天人合一针法、银质针疗法、筋经疗法、小针刀、推拿、中药,预防和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疼痛性疾病;中风后遗症、胃肠疾病;小儿常见疾病等。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吴珠: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任中国针灸学会会员,海南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长:擅长以中医传统方法治疗各类痛症(如颈肩腰腿痛、带状疱疹神经痛、偏头痛)、各类脑病(中风后遗症、失眠、头晕、焦虑症)及针药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亚健康状态调理。
出诊时间:周五下午
中医科简介
中医科成立于1973年,是海医一附院第一批成立的临床科室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集临床、教学、科研、养生保健于一体,综合能力较强的临床科室。中医科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家级中医肝胆病重点学科”及“海南省中医老年病科重点专科”。同时还是海南省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海南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海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及生殖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现为南方中西医结合老年病防治联盟单位、华南中医妇科联盟单位和岭南生殖医学中西医结合学术联盟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南区肝病联盟单位。
目前拥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个,首届中医药高等教学名师1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导师4名,首届海南省名中医1名,海南省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下基层师承项目指导老师9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4名,青年岐黄学者1名,全国中医药创新人才1名。海南省领军人才3名,海南省南海名家2名。目前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厅级课题20余项。
科室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以提高医疗质量及临床疗效为核心,在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药、针灸双学科联合优势,采取中药内服外治法并用的基础上,注重中西医结合,采用现代检查手段及方法,为患者解决多种病痛困扰如:肝胆脾胃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等)、综合内科疾病(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脑血管病、肾病等)、妇科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症、更年期综合征、月经失调、不孕症等)、骨科疼痛类疾病(如颈腰椎病、骨性关节炎、韧带损伤等)、皮肤科疾病(如带状疱疹、急慢性荨麻疹、痤疮、黄褐斑、湿疹)等。临床中积极开展各种特色疗法,如特色中药熏洗疗法、特色中药粉剂贴敷疗法、针灸治疗、耳穴贴敷、梅花针、中频脉冲电治疗、三伏贴、火罐、刮痧、蜡疗、空气压力波、雷火灸,以及黎族特色草药熏蒸浴及藤灸等外治法,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更优质中医特色医疗服务。
文/中医科钟军华
上一篇:海南生殖医学顶级专家即将走进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