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dicine》发表福医二院参与研究的成果
搜索关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多中心临床研究成果
发表在《NatureMedicine》杂志
日前,国际知名期刊《Nature》子刊——《NatureMedicine》(影响因子87.241)发表了由中山大学林浩添教授牵头的、福医二院参与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表明,使用基于智能手机的深度学习系统能够及早发现幼儿视力障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作为研究中心之一,对该项研究进行了临床验证工作。
论文在Nature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页面(点击查看全文链接)
1月30日,在广州中山眼科中心举行该成果的新闻发布会。作为主要参与单位,福医二院副院长、全国视障辅助技术专业学组组长胡建民教授受邀在发布会上发言。他表示,“视力障碍是全球儿童长期残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对教育和社会经济成就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国际上视力残疾儿童每年新增近60万人,这项研究能够早期发现婴幼儿视力障碍异常,它的意义十分重大。”
胡建民教授就研究成果发言
该项目的研发团队成员
该研究提出了一个移动健康(mHealth)系统,即基于智能手机的Apollo婴儿视力(AIS),该系统通过记录和分析视觉刺激下的凝视行为和面部特征来识别患有16种眼科疾病中的任何一种的视障儿童。为了确保系统对不同设置的通用性,验证不同临床环境中捕获的独立数据集评估AI系统的性能,福医二院视障辅助技术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参与外部验证阶段。在此阶段,质量控制模块自动提醒志愿者在视频质量低时重复数据收集。目前,该项目共招募了305名儿童,并成功收集了301名儿童(98.7%)的合格视频,为298名接受眼科检查的儿童保留合格的视频,用于检测模型的最终验证。
利用智能手机早期筛查婴幼儿视功能损伤场景
智能手机播放动画视频并记录婴幼儿注视行为(注:所用图片来源该研究论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科技创新的产业化、全球化,多中心临床研究已经被广泛应用,并成为新技术、药械研发的主要来源。多中心临床研究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收集受试者入组,提升临床研究的速度。同时可以减少单中心研究的偏倚,反映真实世界的情况,是临床研究的发展趋势。实施多中心临床研究推进更多的研究者相互合作,集思广益,提高临床研究设计、执行的水准,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促进诊疗或者指南的变革。
福医二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福医二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作为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福医二院在省内率先成立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设置临床研究办公室。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医院为主体,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研究院协同共建科技创新体系。经过前期的探索实践,临床研究平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2022年底,福医二院研究型病房承接全国多中心新冠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并顺利开展,而此次多中心合作的临床研究成果也为福医二院临床研究建设揭开了新的篇章。
为了提高临床研究水平,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按照我国疾病防控战略需求和福建省疾病防治的现状,整合临床研究资源,把搭建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平台和推进各疾病领域研究的网络化体系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和发展,争取为建设高水平医院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障。中心重点推动和开展国内外多中心临床循证研究、早期药械临床试验、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以及横向合作研究。一方面,依托生物样本库、转化医学实验室、研究型病房等平台搭建临床转化医学研究科创平台,另一方面,在对接科技成果产出、转化链条各主体间中心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优势研究单位、高校、创新型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平台支持。“十四五”建设期间,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继续深入完善科创体系建设,迎来发展的新起点和新机遇。
供稿/临床研究办公室
编辑/党委宣传部
温馨提示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星期一至星期五,星期六上午正常开诊,星期日门诊不开诊。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00,部分窗口、岗位实行弹性上班,不区分夏季和冬季作息时间。
携带身份证实名制就诊;提前预约,错峰诊疗;进入院区,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鲤城院区:0595-22791001
东海院区:0595-26655114
门诊时间
8:00-12:00;14:00-17: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微信号:fjydfsey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你在看,我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