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外科普】帕金森病并不是一个需要静养的病,保持运动是一件好事!
帕金森病千万别静养
保持运动是一件好事!
1817年詹姆斯·帕金森所写的《震颤麻痹之随笔》里写道“帕金森病本质上是极度痛苦的……悲伤的患者视其为恶魔,没有逃离的希望。”200多年前对于帕金森病这块顽石我们仍无法撬动。
不过到了2023年,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段逐渐成熟。正如波士顿大学健康与康复科学学院——特里·艾丽斯教授所言“虽然你无法阻止疾病的发展,但是你可以减缓残疾的发展。”
除了服用药物和手术治疗,越来越多事实揭示一个真相:运动有助于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几乎所有的神经内外科医生也会建议帕金森病患者动起来!
但是事实上,帕金森病会给帕友的运动带来很多障碍:
第一,当运动症状出现后会让运动变得越来越困难。
第二,如果帕友屈服于身体的“不听使唤”,体力会直线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帕友通常会比普通人更加不喜欢运动,缺乏多巴胺的奖赏机制,淡漠的情绪会让帕友缺失运动的意志。
在《解密帕金森病》一书里作者写了一段很有激励价值的真实经历:
艾伯特是一名帕金森病研究学者,也是一位单车爱好者。他组建了一支双人自行车队伍,并且邀请了他的朋友凯西一同参与为期2天的双人单车比赛,而这位凯西是一位48岁的帕金森病患者。
作为一名单车爱好者艾伯特坐在前排,他的脚踏板的转速可以达到每分钟80-90转,而普通人的正常速度也就每分钟60转左右,所以这就意味着坐在后排的凯西需要花更多的力气才能跟上艾伯特的速度。在进入比赛的第二天,凯西跟艾伯特说“骑车的时候,我完全感觉不到自己是帕金森病患者。”两天的双人自行车运动之后,凯西发现自己竟然能正常写字,在此之前她有典型的小写症,即帕金森病患者特有的写字症状,字越写越小。虽然这种改变并没有维持很久,但这也足够让艾伯特兴奋。
为了检验它,之后艾伯特基于“强化运动”这一概念做了一项研究:纳入10位帕金森病患者(病程平均7年)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每组5人:治疗组接受强化运动,另一组做空白对照组。强化运动组每周要做3次,每次60分钟的双人自行车运动,一共持续8周。
艾伯特的研究是否有什么显著结果呢?经过8周的干预,强化运动组的临床症状有了大幅度改善——患者UPDRS3的平均分数明显降低,同未服用多巴胺类药物时相比,下降了约1/3,其效果可以和服用左旋多巴相当。两周后,这种益处在骑双人自行车一组的患者中仍旧存在,但4周后,强化治疗组就恢复到起初的状态了。也就是说,你一定要保持锻炼,艾伯特认为这和用药是一样的道理。“当你服了8周的药,你觉得有效了,你难道不需要继续服用下去?你必须一直运动,这是一件好事。”
总的来说,帕金森病确实不是一个适宜静养的疾病,运动的好处显而易见,且证据充分。帕友们不妨把运动作为一个治疗处方,像“服药”一样每天让自己强制运动起来,比如每天进行肩、颈、髋、足的拉伸;每天快走1h;或者叫上家人骑上双人自行车来个半天骑行旅程。
●
【让人生不再害“帕”】自治区南溪山医院神经外科为首例帕金森DBS术后患者“开机”
●
【门诊实录】帕金森患者DBS术后程控
●
【快讯】自治区南溪山医院神经外科常规独立开展DBS手术治疗帕金森病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神经外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神经外科是桂林市最早建立的神经外科之一。30多年来,学科不断发展壮大,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区内处于较高的学术地位,是广西临床重点专科。
地址:桂林市崇信路46号南溪山医院5号楼1楼
电话:0773-384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