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十大新闻”
2022年
是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发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
经过全体附院人53年的接续奋斗
医院获批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全面开启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2年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体医护员工
上下同心担当实干
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为建设国内一流的
高水平现代化医院努力奋斗
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
取得显著成效
让我们一起回首2022年附院十大新闻
一起点亮附院载誉前行的高光时刻
01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团结奋斗谱写医院发展新篇章
10月16日至22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医院党委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实抓牢。医院广大医护员工通过电视、网络和广播等各种形式,认真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盛况。医院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多次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印发《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方案》,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部署会议,党委书记李明意作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奋斗加快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动员部署讲话。成立医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邀请湛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三级调研员周敏飞作宣讲培训。医院领导和宣讲团成员深入各基层党组织、科室和部门开展宣讲,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贯彻活动,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强大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院走实走深,见行见效。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部署会议
02
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为医院建设发展凝聚奋进力量
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通过创建“两创两高”党建品牌,聚焦“党建引领、能力提升、结构优化、创新增效、文化聚力”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五维评价体系,加强党委督办“三重一大”事项力度;健全中层管理干部培养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内设医疗业务机构议事决策规则专项督导工作;全面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构建“八位一体”规范化建设体系等等,实现了“班子有作为、支部有方法、党建有品牌、单位有典型”,在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方面,做到“四同步”——同谋划、同布置、同实施、同考核,“四结合”——管业务的同时,通过党建做到管人的思想、管人的作风、管人的纪律,“双培养”——党务与行政业务管理“双肩挑”,党员先锋与业务骨干之间双向培养,引领医院事业全面发展。
医院党委荣获市直机关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两创两高”党建品牌获第六季中国医院管理奖党建文化类全国优秀奖,医院积极创建“一支部一特色”品牌,已培育国家级样板党支部(义工幸福银行党支部)1个、省级样板党支部1个(危重症医学党支部ICU),学校“双带头人”党支部3个(神经外科中心党支部、整形烧伤外科党支部、急诊医学中心党支部),获第八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进一步深化医院党建品牌影响力。
03
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启动建设
全面开启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2年9月份,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获批为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成为广东省入选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五家医院之一,是粤西地区唯一获批建设的医院。医院作为广东省首批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在高水平医院建设即将收官之际,又踏上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新起点和新征程。
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启动建设
近年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粤东西北地区首台达芬奇机器人落户医院,并完成了100余例手术。全年新技术新项目立项开展共87项;打造具有区域差异化优势的重点亚专科、专病中心和医疗技术团队近200个;围绕加强五大中心建设,优化医疗救治流程,不断提升危重疑难病例救治水平;搭建急诊临床信息系统,提升院前急救效能,确保急危重患者救治绿色通道的畅通;加强全院重症救治的同质化管理,构建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一体化管理体系;扩大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配制量,提高医院静脉用药安全管理水平;应用四环递进的能力培养模式,搭建良好的护理人才架构;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及人文建设,开展一专科一特色项目55项。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2022年,医院通过国家第九批次标准版心衰中心、获评首批国家级“神经介入建设中心”、胸痛中心入选第三批“广东省胸痛中心示范基地”,通过广东省第一批市级心血管病防治中心认证,获批功能性出生缺陷救助项目省级项目实施单位。
04
坚决扛起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
全力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坚决扛起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扎实有力抓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快速响应、全力支援,在“0405”“0506”“0708”“0804”“0906”“1005”“1115”湛江本土疫情中,派出多支医疗队支援核酸采样工作。派出支援广州新冠医疗救治队进驻海珠区南洲方舱医院,广东省卫健委直属机关党委在南洲方舱医院成立临时党委,林挺葵同志任党委书记;全面接管遂溪城月新冠肺炎亚定点医院,林颢同志受聘为医院执行院长。支援东莞抗击疫情工作;支援廉江市人民医院新冠患者救治工作;支援湛江西站、海关口岸等疫情防控工作;支援深圳、广州、湛江市流调工作;支援湛江急救保障、转运境外、“三非”人员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等防疫工作;对吴川、坡头等隔离场所驻点开展隔离人员管理工作;2022年医院先后派出4000多人次参与抗疫工作。
《党建引领五环抗疫——基于湛江“0506”疫情首创五环抗疫管理模式》获第十届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暨湛江市直机关第五届改革创新大赛围绕中心项目一等奖。
05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取得历史突破,首次挺进A+等级
9月30日,国家绩效考核管理平台公布了2021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得分排名,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全国1355家三级综合医院中,排名第115名,获评A+等级。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简称“国考”)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国考”核心内容是医疗质量与安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国考”为导向,对照标准找差距,多措并举,提升医疗质量管理能力。医院以绩效考核为抓手,不断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完善精细化运营管理机制,搭建医院运营分析平台、持续完善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医院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撑。贯彻落实2022年度十大改进目标及持续开展质量改进工具运用,新增患者安全风险管理HFMEA工具。完善病案管理的全流程管理与病案质量的持续改进,提升病案信息数据质量和国际疾病与手术操作的分类编码水平。
在2022第三届中国医院绩效大会案例比赛中,医院案例《持续提升住院患者满意度》荣获满意度评价单元杰出实践奖项,已连续三年参赛并获奖。
06
以优异成绩通过三甲医院复审
医院管理实现质的飞跃
8月29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三甲复审现场评审顺利通过。医院以三甲复审为契机和抓手,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效益”,不断加强医院管理和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把三甲复审作为推动医院发展的新动力、新起点,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构建高效能的现代医院治理体系,是推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医院通过完善院科两级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明晰质量管理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职责,狠抓科室质量小组活动与开展质量持续改进工具运用。医院通过完善运营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督办体系和重点工作责任考核机制,全面提升各项工作执行效能,闭环式督办管理体系助推医院各项决策落实落地;建立健全全院各项规章制度并执行到位,切实提升标准化管理意识;深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建设,精准聚焦医院降本增效;构建现代化招标采购体系,优化采购流程,设置关键流程办结时间节点,健全完善招标采购制度,推进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使医院招标采购更加规范、高效、透明、节约;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专项审计,强化审计监督效果,全面防范内控风险。
通过三甲复审,医院将三甲标准融入日常工作,坚持统筹兼顾,持续改进,促进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07
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水平
临床医学院建设学院
教学科研水平实现新的突破
近日,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公布首批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医药学院建设名单的通知》,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水平临床医学院重点建设学院。
三级甲等医院、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省市共建细胞自噬与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研究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和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揭牌仪式
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建设依托高水平学科团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平台等方面。2022年医院立足实际,攻坚克难,积极探索,各项工作获得丰硕成果。张晶晶教授成为医院首个自主培养的国家优青,是粤东西北首个国家级人才项目零的突破;苏文媚博士获2022年度广东自然杰青项目资助,常兖州博士后、陈风博士后荣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1批面上资助;肾脏病学专家刘华锋教授再次入选肾脏病学全国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榜;博士后工作站获批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获批省市共建细胞自噬与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研究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动物中心顺利取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广东省衰老相关心脑疾病重点实验室通过省科技厅验收。
广东省衰老相关心脑疾病重点实验室通过省科技厅验收
08
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切实解决群众就医“烦心事”
近年医院信息化建设始终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依托“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全面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互联网医院、集成平台建设和优化,构建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互联互通信息平台。目前,医院成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唯一一家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五级乙等测评和国家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五级评审的医疗机构。
医院大力推进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建设,拥有粤西首批“互联网医院”,将“互联网+”应用到医疗、医药、护理、健康管理等各领域、各环节,构筑起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互联网医院”还入选了全国百强案例;开展“互联网”+全病程管理服务,创建机构护理、社区护理和居家护理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与此同时,医院上线“云胶片”系统,实现特殊门诊医保自助结算和移动支付,建成智慧药学管理平台,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成果带来的实惠。
上线“云胶片”系统
自助机特殊门诊医保结算上线
医保移动支付上线
09
推进城市医院集团建设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
雷州市人民医院托管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与雷州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雷州市人民医院托管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标志着医院集团建设更进一步,此次托管合作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技术能力、深化医改、加强紧密型合作模式的重要举措。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城月医院揭牌
医院进一步发挥作为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制定《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院集团建设“十四五”专项规划》等医院集团管理文件,为医院集团发展明确了发展方向。城月医院顺利完成增名揭牌仪式,遂溪医院紧密型专科联盟建设、城月医院延伸科室建设成效明显,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等医疗服务数量、双向转诊人次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认真总结探索经验,申报的《基于医院托管模式下的紧密型专科联盟建设》获第六季中国医院管理奖区域优秀奖。新拓展肾病内科、甲状腺乳腺外科、肿瘤放射治疗、高血压达标中心联盟、心衰中心联盟等5个专科联盟,最远辐射至粤北地区,有力提升了各专科在广东省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成区域四大医技中心,推动区域资源共享和检验检查水平同质化管理。
10
全面推进医院基建工程
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医院把基建工程项目建设摆在全局的突出位置,统筹全院资源协调推进。通过“挂图作战”和“时间倒逼”等机制加快推进,采取有力措施疏堵点和解难题,确保各项基建工程项目如期完成建设目标任务。
住院大楼B座启用仪式
完成门诊楼改扩建装修工程并全面投入使用;住院大楼B座基本完成装修工程并开始启用;海东院区新增传染楼项目动工建设,与海东院区原传染病楼组成独立的传染病防治中心,目前已完成基坑支护工程,基础桩工程,基本完成了地下室结构工程。海东院区一期项目进入精装修阶段及机电安装阶段,基本完成室内墙体砌筑工程和屋面工程,完成精装修工程及幕墙工程的招标工作,全面进入装修阶段。
海东院区新增传染楼项目揭牌
图文:党委宣传部
审发:吴江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