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抗疫专栏| 三年抗疫守初心 致敬公卫血透人
血液透析中心,历来堪称医院最低调、但又最直接关乎尿毒症患者生命安全的科室,是承载着特定患者生命之托的科室。
【自2020年至今】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肩负起抗疫“主战场”的使命,市公卫中心血透中心也始终坚守初心,担当着疫情下保障患者血透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职责。这三年,血透中心面临过重重考验,克服了种种困难,110余名长期透析患者无一例感染新冠,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这三年,他们经历了很多……
【2021年2月】
血透中心遇到水机故障,但是已间隔两天未透析的患者经不起太长时间的等待,如果不及时透析,患者会被体内排不出的“尿”威胁生命。一台台透析机离不开护士的操作,为此,全科护理人员驻守岗位。与此同时,护士长联系食堂做好患者就餐保障,带领患者练习内瘘操。科主任带领医生团队逐个详细询问患者情况,安抚患者焦虑的心情。水机抢修完成后,全体工作人员连续24小时不停歇“连轴转”为患者进行透析,最终完成所有患者的治疗。
【2022年8月】
成都出现本土疫情,为避免科室工作人员“非战斗性减员”,保障透析患者治疗不受影响,很多医护人员选择留守医院。但值班室床位有限,大家用了半天时间,在走廊上搭建了地铺,解决住宿问题。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医护们告别家人,毫无怨言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血透中心医护人员的大无畏精神。
(地铺搭建进行时)
(“大力士”扛着包)
全体返岗启动预案
在保证科室正常运转的基础上,血透中心积极响应医院号召,最大力度派遣人员支援应急病房。面对透析患者增加而工作人员减少的情况,血透中心全体人员取消休假,返岗工作。因疫情防控要求,高风险地区患者需要单独透析,血透中心立即启动预案,由原来的三班工作时间增加为四班,尽可能地减少交叉感染。
(
为患者做CRRT治疗)
(末班结束后擦拭床单元)
主动加班学习
由于新冠密接患者的CRRT只能在病床旁进行,所有医生和护士主动加班学习CRRT相关知识,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治疗。
(医护共同学习不同型号的CRRT机操作)
随着“新十条”的出台,医院短时间内收治了大量发热病人,血透中心立即派出医护人员6名支援应急科室。为保障110余名透析患者的正常治疗,在人员锐减且高强度的工作下,医护人员陆续出现新冠感染症状,但是所有人员秉承“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护士相互顶班、医生前赴后继,哪怕全身酸痛、喉咙“吞刀片”,只要还能站着,就继续工作!
“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光、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
抗疫三年,也是血透中心成长最快的三年。医生团队有人学成归来,也有新鲜血液引进,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医生团队可以独立进行临时、长期透析导管的置入,动静脉内瘘手术,精湛的技术获得了患者肯定。所有医生怀着“医者仁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尿毒症患者们打开了透析“通路”。
(手术中1)
(手术中2)
守护患者的生命线
一批特殊的患者群体,一个特殊的工作岗位,一项长期的医学救治,每个患者每周透析三次,风雨无阻,对于患者及家属来说,这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三年,无论是透析患者,亦或是医护人员,既没有旁观者,也没有局外人。
当遇到沟通障碍的患者时,我们用绘漫画的方式解决患者的困难;
当遇到因疫情防控不能来透析的患者时,我们会主动电话联系社区及街道办,确保患者有救治的通道;
为给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科主任及护士长在这三年来无数次组织科室全体医护学习新冠肺炎指南、防控措施、消毒隔离措施、透析室管理制度等,这一切只为守护患者的生命线,只为能让患者感受到我们的爱与温情。
(为聋哑患者量身定制漫画)
(为行动不便患者修剪指甲)
特殊时期需要特别的担当,尽管面临重重困难挑战,我们也没有落下一名患者,没有耽误一次治疗,血透中心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只为完成同一件事——保障全院透析患者的治疗按时完成!
要说三年来最让血液透析中心医护人员感到欣慰的事,莫过于110余名长期透析患者无一例感染新冠!
医护同心,携手抗疫,这背后,离不开医生们认真负责地接诊患者,离不开护理人员们反反复复的健康宣教,离不开所有工作人员严格落实院感制度。
我们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于平凡中彰显不凡,血透人,有自己的热爱和坚守。因为我们的职责就是健康所系、生命所托,责任所在、义不容辞!
(医护人员应急演练)
(学习讨论中)
医护人员沟通病情
主管部门:宣传统战部
信息来源:血液透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