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实录丨疫情风暴下,二附院“急诊人”的“速度”与“温度”
日落西沉,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早已归家。然而在二附院的这个角落,灯火通明。这里是医疗救治的最前沿,这里无时无刻不充满紧张的气氛,这里的人们要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24小时为生命站岗。这里就是二附院的急诊科。
激流勇进勇往直前
十二月中旬,疫情放开后医院的发热门诊,发热的患者越来越多,这个时候挂号候诊的患者,排队至少5小时;发热门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身穿防护服的大白在人群中不断来回穿梭,显得格外显眼。
疫情之下,医院救治压力大、任务重,但医务工作者始终不退缩、不懈怠,他们逆流而上,与时间赛跑,齐心协力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全力满足患者医疗需求,尽最大的努力给患者提供有效治疗。
轻伤不下火线全力保证急危重症患者治疗
大量的急危重症患者涌入急诊,急诊成为与大规模感染正面交手的第一战场。这导致急诊科工作的超负荷运转,多名医护人员带病上岗,随叫随到,毫无怨言。
“我们许多医护人员发着烧、浑身酸痛、面色苍白、声音沙哑,依然坚持在岗位上,即便高烧倒下了,只要身体好转了,就立刻回到工作岗位上坚持上班,虽然上班十分辛苦,但他们没有一丝怨言与退缩”,急诊科主任郑晓文主任说道。
黑夜里的“消杀战士”
感染新冠患者大量增多,发热门诊的护士为了减少交叉感染,在夜深患者相对较少时,进行环境消杀,不留丝毫死角。
护士吕琳凤说:“背负的消毒设备有20多斤重,自从疫情开放后每天晚上值班人员都会进行整体消杀,一个晚上走下来,肩膀起了厚厚的茧。但是为了保证患者安然无“阳”,我们坚持下来了”。
生命至上忘我救护
“医生,医生,快救救我孩子!”随着一声声急呼,一位母亲抱着三岁多的孩子冲进在嘈杂的急诊大厅。
王玲护士见状立即将患儿带到抢救室并查看患儿情况,小孩高热惊厥,面色紫绀。王玲立即呼叫医生并第一时间给予救治,她全然不顾自己孕妇的身份毫不犹豫跪在地板上为患儿进行血气分析采集。
每一个濒危生命的到来,都会瞬间会调动起我们急诊人的“神经”,“生命至上”一直是我们心中的使命,急诊人的本能会促使我们在第一时间冲上去。
他们
以平凡之躯冲锋在前
白衣执甲坚守使命凭着一份“初心”
筑起了守护生命的“第一线”
用实际行动让每一位患者
感受到了二附院急诊科的
“速度”与“温度”
内容来源: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