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男童肾肿瘤破裂大出血乐山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合力成功救治
近日,乐山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联合泌尿外科、放射影像科、手术麻醉科、输血科、监护室等相关科室成功抢救一名9岁肾肿瘤破裂大出血的患儿。
9岁男孩肾肿瘤破裂大出血,病情危急
9岁的小男孩正是应该活蹦乱跳的年纪,但程程却因腹胀腹痛急诊住进了乐山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入院后发现患儿心率越来越快,面色苍白,小儿外科医生凭借敏锐的职业嗅觉,怀疑有内出血可能,立即安排增强CT进行进一步确认。CT结果提示患儿右肾肿瘤破裂并伴有出血,而且出血量较大!一个9岁的孩子,体重30公斤,全身血液也仅有2100毫升,但从CT上看现在孩子肾脏周围出血量预估有1000毫升左右!
多学科合力与死神较量
肿瘤性质未明确,出血量近全身血液总量的50%,这种情况实属罕见。小儿外科团队经过讨论后决定立即联系泌尿外科和放射影像科会诊,通知输血科立刻备血,同时通知手术室开辟绿色通道准备行急诊手术。会诊时,放射影像科副主任医师王滔在阅片后对患儿的右肾进行三维重建,发现不但有肿瘤破裂出血,最麻烦的还是右肾血管有畸形,且腔静脉紧贴肿瘤。经过多学科讨论后,泌尿外科郭建军主任指出,鉴于患儿术中无法立即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且程程只有9岁,最好的手术入路就是充分显露腔静脉、腹主动脉及右肾动静脉,先断右肾动脉,这样既可以减少出血又达到减瘤目的,但也预示着手术高难度与挑战。经过反复讨论后,大家决定采取此手术方式。同时,患儿的抢救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一边输血,一边积极术前准备,下午6点,患儿紧急送入手术室,主刀医生包平倩和郭建军在麻醉科和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下,开始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较量。术中可见患儿右肾肿瘤破裂出血约1200毫升,与团队术前判断一致。两位主刀医生凭着多年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经过三个半小时的奋战以最小的创伤完成了手术。
患儿目前已脱离危险,进入下一步治疗
此次急诊手术虽然难度大,但术中出血量仅20毫升,术后经过术后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目前恢复良好,但是病检结果提示囊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恶性程度较高,需要进行后续放化疗。
儿童肾脏恶性肿瘤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7%,常表现为腹部包块、血尿、腹痛、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等。由于症状没有特异性,常常被家长忽视。近年来,因多学科合作临床研究的进展,儿童肾脏肿瘤的诊治有了很大的进展,治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小儿外科专家提醒,小儿肾脏肿瘤的症状常见的是腹腔包块,如果包块比较小,基本上无临床症状,患者也无特殊不适。如果肿块长得特别大了,会产生一些压迫症状,比如压迫了输尿管,就是排尿困难,压迫了肠管,就会出现腹痛症状。如果肿块特别巨大,压迫到胸腔,就会呼吸困难,此外还可能有血尿、恶变质等症状。因此提醒大家,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特别是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乐山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作为我市医疗机构唯一的儿童外科救治专科、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赢得了行业内及社会上广泛好评。同时,小儿外科与泌尿外科、手术麻醉科、病理科、超声影像科、放射科及儿内科、监护室等多学科积极合作,在我市率先开展儿童泌尿外科专业全链式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随着亚专业的进一步细化和不断深入,小儿泌尿专业近年来在科研、教学、医疗及人才培养等各领域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体现了乐山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泌尿专业疾病诊治的水平及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