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诊室 | “阳”后会再次感染吗?做好日常防护是第一要务!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林琳教授
【开栏语】本栏目是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林琳教授带领团队开办的专刊栏目,致力于中医体质平衡、保健养生和呼吸系统常见病疑难病的预防治疗调理,将介绍阴平阳秘健康生活知识,日常保健技巧,养肺护肺常识,并介绍肺部结节,肺癌,间质性肺病,慢阻肺,哮喘,支气管扩张,各种病毒和细菌性肺炎,急、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各类呼吸疾病的预防、治疗、日常调理及肺康复。
第79期诊室故事
近期,许多患者都已经经历过一波感染高峰实现“阳康”,逐渐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奥密克戎各种新变种毒株的来袭又引起大家广泛关注,尤其春节返乡过年高潮在即,都很担心会不会再次感染?其实之前已经感染过的人群,体内已产生了一定抗体,加上免疫细胞己调动保护功能,会对各种毒株有一定清除作用。但这些抗体和免疫力仍不能完全阻挡变异病毒株的再次袭击,一部分人群有可能发生二次感染。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日常自我防护,提高免疫力,减少病毒再次感染。
如何做好日常防护?
如何做好日常防护?
(1)最重要的一点是戴好口罩,外科口罩一定要戴好,不能漏气;而且口罩只能戴一次不要节约反复使用!
(2)勤洗手,如果去过医院或外面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回家一定要及时洗手,可学习参考“七步洗手法”。
(3)保持家里及办公室室内环境多通风。
(4)没事少出门,少去人多的地方扎堆。
(5)多休息,不劳累,更不要熬夜。
(6)补充营养,以蛋白质为主。如鸡肉、猪肉类,鸡蛋,牛奶,鱼虾等。不宜吃难消化的食物。
(7)常晒太阳。
(8)中医药调理提高免疫力。
抵抗新冠病毒最有用的还是我们人体自身抵抗力,要注意健康膳食,保证各种维生素和蛋白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和焦虑情绪。
需要准备哪些常备药物?
需要准备哪些常备药物?
应对新冠感染。家中可备一点退热药和常见的风寒,风热类感冒对症选用。
自己“阳”了怎么办?
自己“阳”了怎么办?
(1)对于已经感染了的朋友,如果是轻症,有发热、咳嗽咳痰、头痛这些症状,那就常规对症用药。体温38度以下可以不用吃退烧药,多喝水多睡觉,少刷手机。如果体温超过38.5度,除了常见的芬必得、泰诺林、美林和对乙酰氨基酚等,乐松、去痛片等也都是同类药物,具有退热镇痛的效果。而且这些药物只是能够退热。中药对症选用风寒或风热类感冒退热药。
(2)而对于重症患者,即出现了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胸闷气短、晕厥甚至其他更严重的症状,则要到医院治疗。
(3)有哮喘、过敏性鼻炎、老慢支或有其它心脏,肾、脑基础疾病患者,继续维持基础疾病治疗,不必停药。
家属“阳”了怎么办?
家属“阳”了怎么办?
如果家中有一个感染了,千万不要抱着反正家里人也都会得一遍的躺平想法。所有人一起生病,万一出现了重症的话,谁来照顾谁呢?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千万别去“找病生”。
无症状或者轻症的阳性病人,可以采取居家隔离的方法(单间):①被隔离的阳性家属要有独立的通风卧室,不能和其他人混住。②吃饭要分餐送进去,不要同桌,碗筷专人专用及时清洗消毒。③如果只有一个卫浴,那么上厕所和洗漱一定要分开时空使用,阳性患者使用完后使用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消杀+充分通风。④换下的衣服要单独洗。⑤隔离的单间每天要充分通风,尽量保护好还未被感染家属。
林琳诊室|“阳康”之后,慢阻肺患者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林琳诊室|“阳”了,居家调养有哪些注意事项?
林琳诊室|反复胸闷,怕冷,易感冒,疲劳?当心这个病!
医学指导:林琳,主任医师,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学术带头人,国医大师周仲瑛、洪广祥、晁恩祥教授学术继承人。广东省名中医刘伟胜教授学术继承人。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热病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主委,世中联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擅长: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科学研究,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哮喘、肺部炎症、支气管扩张、慢阻肺、肺癌、肺部结节、各种原因的急慢性咳嗽、间质性肺炎、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的自我管理和肺康复治疗技术,以及️擅长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擅长体质平衡健康调理。
牵头制定《慢阻肺中医肺康复指南》和《中成药治疗成人流行性感冒临床应用指南》。参与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等多项行业指南。获首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全国和广东省五一劳动奖、全国和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南粤巾帼十杰、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杰出女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编出版专著6部,发明专利4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广州市科技进步奖等9项,发明专利3项。
出诊时间:
周二下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研修楼七楼治未病门诊
周四上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门诊三楼特需门诊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科团队简介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科成立于1986年,30多年已建设成为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过硬,综合服务能力强,行业学术地位高的学科,被遴选为国家华南区域中医肺病诊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专科,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享有较高行业知名度。
专科围绕慢阻肺、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结节、间质性肺病、肺动脉高压、慢性呼吸衰竭、睡眠呼吸障碍等慢性肺系疾病进行深入的临床与理论机理研究。通过挖掘和传承古今经验,开发系列特色外治疗法和内服方药,学术水平在全国中医院领先在前。
专科团队擅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涵盖疾病早期预防、治疗、康复、慢病管理等核心内容。专科中医特色鲜明,开展自血疗法、中药穴位贴敷、穴位注射、中医肺康复等中医特色治疗,对慢性咳嗽、慢阻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多种疾病确有疗效。同时还开展肺功能测定、多导睡眠监测、支气管镜检查、FeNO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等现代诊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