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这是汕大医附一院2022年答卷!
时间的长河奔涌向前
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
驻足回望2022年
一路破浪前行
一路凯歌行进
聚信念坚定之气
守初心磐石之力
护佑起万家康宁
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这一年,我们党建引领、创先争优
【党建动态】
✔医院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内科五支部(ICU)荣获“广东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成立了支援潮南核酸检测临时党支部、支援广州方舱医院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两个临时党支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一年,我们持续领航、成绩斐然
【“国考”获A级评价】
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位于国家A级梯队,获得12项国家监测指标满分。
【全国地级城市百强】
医院稳居“2021年全国地级城市医院100强”第6位,18个专科进入地级城市医院专科排行榜前30强榜单,3个学科入选2021年度中国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全国百强。
【通过新标准三甲复审】
成为粤东首家以新标准、全流程通过复审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入选高水平临床医学院重点建设单位】
入选首批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重点建设单位。
【省临床重点专科】
重症医学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呼吸内科、运动医学科等4个专科入选2022年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这一年,我们逆行而上、守土有责
【疫情防控】
✔400名人员外出支援新冠患者救治、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高质量完成支援广州疫情防控任务。
✔近4500人次支援全市大规模核酸。
✔濠江医院作为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紧急启用,设置救治床位数277张(含ICU床位11张),我院赴濠江医疗支援与现场督导。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一年,我们持续改善、精益求精
【优化布局】
✔基本完成重症医学中心建设,总建筑面积约3900m2,设病床71张;上线5G院前急救系统,购进了5G负压救护车,实现上车即入院、院前即建档、危重即绿通、随时可会诊。
✔成立创伤中心、康复医学病区、开放内镜平台,开设超声介入科病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启动“糖尿病足诊疗中心、医院血糖综合管控、代谢性骨病、甲状腺射频消融、脊柱微创诊疗中心”5个专项建设。
✔新开设4个专病门诊:脑血管病联合门诊、癫痫-帕金森病联合门诊、睡眠医学与鼾症门诊、麻醉疼痛门诊、超声介入科和康复医学科2个病区。
【学科建设】
获得4项“国字号”、4项“区域领先”。
包括:
国家强直性脊柱炎规范诊治中心建设达标单位
中国膀胱癌联盟膀胱癌研究协作组成员单位
全国首批老年精神(认知)专科记忆门诊示范基地
中国超声造影培训基地
粤东首家国家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
粤东首家“中国妇产超声培训基地”
粤东地区唯一一家炎症性肠病关爱中心
粤东首家CAR-T治疗中心
上下滑动可查看更多
【新技术项目】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22项,同比增长30%。
包括:
华南地区首例全主动脉置换术(心血管外科领域“金字塔顶尖手术”)
华南地区首例主动脉支架感染并食管瘘高难度手术
潮汕地区首例经皮二尖瓣钳夹术
首例国产左心耳封堵+射频消融一站式手术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等3项国家级限制类技术备案
粤东首例: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全胸腔镜下微创瓣膜置换术、孕中期选择性减胎术、超声引导下假性动脉瘤凝血酶注射封闭术、无监测下复杂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内镜辅助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创下粤东地区进行心包穿刺的最低龄和最低体重儿(出生8天,体重850g)纪录
率先在粤东开展法布雷病(Fabry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等罕见病治疗
(上下滑动可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智慧医院】
互联网医院诊疗同比增长32.6%;实现在线问诊、处方流转、药品配送到家的一站式诊疗服务;上线产科、生殖医学科、超声科等特色专科服务。
【就医环境】
医院对中心花园进行改造提升,增设了凉亭、座椅、夜灯等设施,环境优美舒适,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休闲去处。楼层地板进行防滑修缮,安装呼叫铃、淋浴间安装扶手、病房医用隔帘、翻新病房墙壁,停车场升级改造。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一年,我们外引内培、人才强院
【人才引进】
以人才团队形式成功引进了来自深圳技术大学卢玺峰教授的高层次科研团队共4人,引进5名专家为我院“双聘”专家,引进博士后9名,博士后出站后入职4名,引进博士3名。
【人才培养】
实施“英才托举”项目,给予专项诊疗技术进修、科研经费、师资培养等配套支持,本年度共19名青年骨干入选。实施“培英计划”项目,本年度共培养了7名在职攻读博士,2名联培博士。
这一年,我们深耕科研、赋能发展
【科研平台】
✔精准医学研究与转化平台:开展临床精准诊疗检测项目9项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临床试验项目立项19项,结题11项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11项药物临床研究创新高
✔医学大数据平台:已收集659万例次、198万人次病历资料,《主动脉夹层队列研究及数据平台建设》获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
✔护理学研究院:3项队列研究
【科研业绩】
✔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4项
✔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
✔市厅级项目44项
✔横向项目9项
✔纵向科研经费287.5万,横向科研经费53.01万元
✔申请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发表SCI收录论文91篇,其中影响因子10分以上6篇,其中最高为38.104
✔“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及应用转化”“腹腔微创手术夹具”等2个项目实现转化
上下滑动可查看更多
这一年,我们教学相长、并肩前行
【人才建设】
以人才团队形式成功引进了来自深圳技术大学卢玺峰教授的高层次科研团队共4人,引进5名专家为我院“双聘”专家,引进博士后9名,博士后出站后入职4名,引进博士3名。
实施“英才托举”项目,给予专项诊疗技术进修、科研经费、师资培养等配套支持,本年度共19名青年骨干入选。
【教学工作】
获2021年度广东省临床教学基地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4项,人体结构学被认定为2021年广东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规培工作】
本年度住培学员首次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89.13%,同比提高9.87%;住培学员首次参加结业技能考核通过率99.4%,同比提高2.3%。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一年,我们精细管理、提质增效
【人才建设】
以人才团队形式成功引进了来自深圳技术大学卢玺峰教授的高层次科研团队共4人,引进5名专家为我院“双聘”专家,引进博士后9名,博士后出站后入职4名,引进博士3名。
实施“英才托举”项目,给予专项诊疗技术进修、科研经费、师资培养等配套支持,本年度共19名青年骨干入选。
【三甲复审】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加强内涵建设、保证医疗安全、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质量控制】
建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架构,多部门联合病历质量管理,核心医疗指标持续优化。
【行政管理】
医用耗材、财务数据质量精细化管理,医保管理水平日趋完善,启动绩效分配设计工作。
这一年,我们践行大爱、铸造品牌
【援加纳医疗队】
我院整建制组建的第10批援加纳中国医疗队11名队员圆满完成援外医疗任务,历史性地开展多项加纳医疗史上首例手术、中加友好医院首例手术,工作量创历届之最,获“2021年卫生援外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称号。
【组团式帮扶】
帮扶普宁华侨医院推进多项新项目、新技术,开展多形式授课和教学。
【公益活动】
✔宁养服务惠及患者480人,服务总次数6360次,出诊次数1402次,义工总服务时长超2500小时。
✔赴汕头市周边社区、农村开展103场义诊。
✔“医、护、药三师联动”延续医学服务开展网络健康教育直播11场,收看人次超过13万。
✔“全为生命”急救技能培训项目举办65场培训,受益近1万人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品牌传播】
✔发布视频60条,点击量超过136万,15项各级荣誉奖项,引起广泛关注与好评。
✔各级媒体报道155次,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44次。
这一年,我们携手共建,同筑健康梦
【把好“质量关”提升学科管理精度】
形成了“决策层-控制层-执行层”的院、科两级质量管理架构。多部门联合病历质量管理,核心医疗指标持续优化。四级手术人数同比上升12%,微创手术占比上升3.1%,平均住院日降到7天以下。
【“汕大模式”医联体】
✔总诊疗人次超过280万人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58项,各级报道292篇次
✔766人通过进驻完成各地新冠疫情支援任务,超过1万人次参与全市大规模核酸采样支援工作
✔各医联体成员单位内涵建设成效显著
赓续荣光,奔赴未来
2023年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勠力同心
步履坚定
足音铿锵
焕发新气象
实现新突破
奋力打造医院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