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新闻】致敬医护楷模 见证2022奋进的附院人
时光匆匆,回眸2022
有太多的经历和磨砺让人难忘
有太多的惊喜和成绩令人回味
记录发展年轮,汲取奋进力量
为集中展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发展成就
激发附院人开拓进取、砥砺奋进的精神
我们对2022年影响医院发展的大事件进行了盘点
梳理出医院十大新闻
一起感受过去一年砥砺前行的铿锵脚步
一
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强大发展合力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严格执行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党委书记、院长定期沟通制度和“第一议题”制度。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常态化,接受医保飞行检查、大型医院巡查、三甲复审、大证校验等省级检查,持续推进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医院党委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7次,发放理论学习书籍2560册。推荐申报省级“标杆党支部”培育单位1个,通过全国高校样板党支部验收1个,通过学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答辩验收3个。开展2022年“党建+X”项目申报工作,立项75项。举办党校培训班2期。
医院获“四川省2021年度乡村振兴工作先进单位”。持续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托管越西县人民医院、普格县人民医院,在古蔺、旺苍、合江、叙永等人民医院派驻管理干部担任院长或业务副院长。选派12名专家赴昭觉、越西、壤塘、乡城开展乡村振兴医疗实践技能培训下基层活动月活动,培训学员121名。
二
“文化铸魂”战略有序实施
开展医院首个“文化活动月”系列活动,设立建院日、创新日,开展“即时奖励”工作,制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十四五”文化建设规划》;承办省医院协会党建与文化委学术会和年会;开设“职工书吧”,打造党建活动阵地、科室文化墙,以及医院文创产品。
正式获批四川省第十三批科普基地信息传媒类基地,持续开展健康科普工作,获四川省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对外宣传再上台阶,央视专题报道6次,6条微信阅读量10万+,作品《青春选择题》最高阅读达1200万+,获中国医师协会、省卫健委等颁发的最佳公益片、最佳纪录片等多个金奖。
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国医院擂台赛优秀案例。
三
新技术、新项目持续突破
开展钇-90微球注射治疗肝癌手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等新技术。
强力推进器官移植资质恢复工作,成立人体器官移植中心,储备器官移植专业人员74名,肝脏、肾脏和心脏移植诊疗科目顺利通过初审,全面做好国家现场复审迎检准备。顺利通过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止能力建设项目评审,并荣获全国“血栓防治中心优秀单位”。
四
立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获批建设代谢性血管疾病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获批成为四川省第一批临床研究规范管理试点单位,全年完成临床研究科学性审查191项。
代谢性肝胆胰疾病、临床疾病分子诊断、麻醉与重症医学获批泸州市重点实验室;组织申报四川省临床疾病分子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完成评审。GCP中心药房,Ⅰ期临床研究病房承接并启动项目7项,与肿瘤科合作承接项目2项。新签署合同51项,总金额达2317万元,同比增长38%,在研项目132项。
2022年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护理学科实现零的突破,获得1项),其中区域基金1项。纵向项目148项、横向课题16项,获批经费达3331.14万元,创历史新高。获2021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登记发表SCI论文422篇,其中影响因子5分以上158篇,最高分为29.164,JCR一区收录153篇,双一区收录61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72篇。获得专利197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护理人员获得国际护理创新大赛一等奖。
五
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成效显著
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3个。儿科、呼吸内科、肿瘤科、麻醉科、心脏大血管外科5个专科获批四川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共获财政资金1500万元。
临床医学学科ESI排名持续提升,最新排名36.59%,同比增长7.63%。医院21个学科进入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STEM)前100名,20个学科进入中国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前100名。2021年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西南区医院综合实力排行榜排名第14名,科研学术得分位居第5名,西南地区专科声誉榜上榜学科14个,其中核医学科荣登2021年专科声誉排行榜全国第15名,连续8年位居西南区第2名。
六
健全教育体系,助推医学生培养
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超额高质量达标,遴选专业学位博士生导师31名,完成第一届30名博士招生。
外科手术学、肝胆胰外科学、消化内科学、肾病内科学顺利通过省级一流课程评审。17人获教育教学管理、专业建设等先进个人;1人获学校首届师德师风标兵;2人获学校金教鞭奖。临床技能中心被评为四川省省级实验中心。医院获学校2021年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学生获学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3项,银奖1项,铜奖5项;获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银奖1项,发表SCI论文8篇。
获学校“双一流”建设等先进集体4个,40人次获各类先进个人。新增研究生培养教学基地4个,与暨南大学联合培养同等学力博士研究生。研究生获省级及以上竞赛奖2项,发表高质量论文196篇,最高影响因子33.883。
获批国家级继教项目19项,同比增长137.5%,省级继教项目36项。组织147人次参与各类省级和国家级的住培师资培训班。创新开展毕业后医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申报,实行住培学员月培训、月考核制度。2022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首次结业考核通过率93.10%。
七
努力增进民生福祉
成立“安心有我”陪诊志愿服务队,重点关注的老年、残疾群体;况场街道社工站落户我院康健中心院区,并启动“小白鸽儿童助医计划”,为住院儿童提供就医协调指导、爱心营养餐食、就医温暖小屋、课业学习辅导、健康心理疏导等服务。
成功举办首届职工子女暑期小学生托管班。在疫情特殊时期向全院职工、学生等各类人员发放“健康大礼包”,保障临床一线学生工作用餐,切实做到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及困难职工等群体、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等慰问活动。
全院投诉、患者满意度情况,医院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达到94.67%。开展“最美服务之星”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345名“最美服务之星”。
八
勇担疫情防控重任,守护群众健康安全
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选派142人次医护人员先后驰援河南、吉林、新疆等地。牵头组建川南气膜实验室检测应急队,先后支援海南、成都等地,“零感染”完成125万管核酸样本检测任务。
组建专班选派团队,主导泸州市传染病医院救治工作,完成250例阳性病例救治。组织1600人志愿服务队支援泸州市全员核酸采样,全年累计完成近300万管核酸检测。积极服务泸州市、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因时因势调整防控政策守住医院防控底线。
在新冠感染由“防”到“治”的转移攻坚阶段,全院医务人员冲锋在前,坚守阵地,严格执行“全院一盘棋”,切实做到医护人员、病房床位、医疗资源“三统筹”。
九
急、难、险、重任务主动担当
组建四川(川南)紧急医学救援队,转运重伤员167名,提供医疗保障服务600余人次,圆满完成泸定地震灾害应急医疗救援任务。医院获“四川省2021年度防震救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3人、2个集体获评“9.16”泸县地震抗震救灾先进称号。
十
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
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与西南医科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
创新国际交流工作新方式,巩固中德项目合作成果。新增医联体单位9家(现有医联体合作单位共24家),新成立专科联盟4个(现有150个医院加入),现有远程医疗协作单位19家。支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过渡时期按院区模式运行管理,支持泸州市推进川南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项目。
文/任诗雨
图/综合整理
江佩芸
校对:王扬勇
主审:王伊
▼
直接点击
关键词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春节健康饮食攻略
丨
儿童鼻出血
丨
助眠新星
丨
性教育
丨
脑动脉瘤
丨
横纹肌溶解症
丨
钇-90微球注射治疗肝癌手术
丨
毒蛇咬伤
丨
青少年抑郁症
丨
消炎药与抗生素
丨
减肥针
丨
野生蘑菇中毒
丨
辣味科普
丨
体检问题
丨
妇科问题
丨
野菜中毒
丨
外阴白斑
丨
孤独症儿童
丨
饮酒健康
丨
泌尿系结石
丨
无痛人流
丨
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
丨
酒精性骨质疏松症
丨
龙虾手
丨
淋巴肿瘤
丨
盆腔淤血综合征
|
心肌梗死
|
急性肺栓塞
丨
血儿茶酚胺测定
|
高血压
|
苦瓜中毒
|
孕期超声检查
上一篇:【重要通知】我们春节不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