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保卫战 他们用热血激情渲染寒冬!
搜索关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随着新政策调整,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全面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为保障患者能顺利就诊,医护人员不辞辛苦、不畏风险站在抗疫战线的最前端。其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以下简称规培学员)。
他们或全副武装、满负荷工作
或不分昼夜运转、与时间赛跑
他们怀揣必胜的信念
汇聚起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他们以奉献守护安康
让这个冬日有了更多温暖
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模样吧!
孙雄文、洪英杰(2020级重症医学科规培学员)
医院病人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个时候,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重症医学科里的年轻规培医生们主动坚守!
孙雄文主动申请支援科室,他说:“医院人员紧缺的关键时刻,我应该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用自身实际行动发扬抗疫精神!”
洪英杰说:“在医院紧缺人手的时候,我们有义务勇敢的站出来,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黄嵘嘉、黄添顺(2020级重症医学科规培学员)
每天日夜穿梭在岗位上,超负荷的工作后,脱下防护服,早已汗流浃背。这时,黄嵘嘉和黄添顺会掏出手机,看着家里人发来的小朋友的照片,听听孩子们留的语音,这是他们一天最放松的时刻。
这是两位“好爸爸”,但更是一位“好医生”。得到家里人的理解和支持,他们的步伐更坚定,对这场疫情保卫战倾尽全力,势在必得!
王晓锋(2021级急诊科规培学员)
因为疫情,科室人手少,而患者却很多病情危重、复杂,救治难度大。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王晓峰经常直接住在医院,24小时随叫随到,超负荷运转,毫无怨言全身心投入到疫情抗战工作中。
他说:“我是一名急诊医师,我们用专业的理论和先进的急救技术技能与病魔“掰手腕”,我们一定会赢,让患者获得尽可能充分的救治。”
吴佰阳(2020级急诊科规培学员)
这是下午三点半,在转运病人的急救车上,他终于能喘口气。急诊科规培学员吴佰阳在确诊阳性的前一天,因为忙着救治患者,吃了退烧药打了针仍坚守岗位。
在转阴后,立马第一时间要求返岗,返岗第一天,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三点半,他还没有离开过岗位,甚至吃饭喝水都没有。
他说:“这时候病人太多,我不能离开岗位,克服困难是应该的,我会责无旁贷做我所能做的!”
洪佳蓉(2022级内科规培学员)
“疫情防控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名规培生,我留守医院能为患者减轻疫情期间就诊的无助与焦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一句朴实而感人的话语是内科规培学员洪佳蓉所说。她今年刚进入规培,在岗位上,她输着液仍在为病人诊治,她的身影虽小,却是那么坚毅!
焦杰(2020级外科学规培学员)
由于疫情发展的高峰期,不少医务人员感染,但此时仍有人坚守科室,外科住培学员焦杰,在疫情期间科室人手极度紧张之际,主动站出,为科室补员增援。
缪道奎、黄杰(2021级重症医学科规培学员)
“轻伤不下火线,我能坚持住,现在科室人员已经很紧张了,我这点难受不算什么。”
“我能克服,科里还有很多病人需要治疗呢。”
重症医学科是感染高峰期的主战场之一。还在低烧的重症医学科规培医师缪道奎和黄杰没等说完,又匆匆奔向病房去查看刚刚做完手术的患者。
他们不是个例,所有规培学员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挺身而出,以自己微小的力量扛起战疫的责任。每一位规培学员都在沐浴晨光,追赶月亮,为这场战疫奉献青春。如果2022年的冬天有颜色,那一定有来自福医二院“规培学员”的温暖色,用他们的热血和激情,在抗疫的第一线挥洒汗水,践行医者使命。
供稿/科教处林如婷
编辑/党委宣传部
温馨提示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星期一至星期五,星期六上午正常开诊,星期日门诊不开诊。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00,部分窗口、岗位实行弹性上班,不区分夏季和冬季作息时间。
携带身份证实名制就诊;提前预约,错峰诊疗;进入院区,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鲤城院区:0595-22791001
东海院区:0595-26655114
门诊时间
8:00-12:00;14:00-17: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微信号:fjydfsey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你在看,我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