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胖=身体棒?儿童肥胖的危害比中年发福可怕多了……
人到中年
只要稍微不注意多长了点肉
大家一看到就会说
但是如果是小朋友胖了点
很多人的反应都是
“娃肉嘟嘟的,看起来好可爱啊!”
“小孩子嘛胖点没关系,长大了就会瘦!”
……
中年发福确实影响健康
殊不知儿童肥胖比中年发福
可还麻烦多了
9岁的亮亮(化名),从刚上小学开始就频频因为疫情居家上网课,妈妈看娃正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期,营养可不能落下,于是得空总在厨房研究花式菜系,隔三差五就大显身手……
不过才半年时间,亮亮妈为创造美食而死去的那些脑细胞,不负众望全都化做了脂肪长在了亮亮身上,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胖了一圈,跟吹了气似的。
本来就不爱动的亮亮变得更不爱动,有时候爬几层楼梯都喘得不行,亮亮妈开始着急了,赶紧带着他来到龙岗中心医院儿童保健科做个体检。
医生帮亮亮测量评估了一下:体重48kg,身高142cm,BMI23.8,腹围87,腹围身高比值达到0.61。
BMI指数=体重(kg)/身高2(m2)。指数在P85-P95属于超重;大于等于P95百分位为肥胖。
好家伙,这妥妥滴已经属于肥胖!
更麻烦的是,亮亮的睾丸测量达到6ml,骨龄提前1.5岁,不仅仅是肥胖,还出现了血脂增高,尿酸增高和青春期发育提前。
肥胖不只外表看大一个size,它会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还会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骨骼系统和心理智力造成严重危害。
肥胖症可以引发II型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疾病!
娃怎么说胖就胖了?
1
人胖没有一口吃的是无辜的
能量摄入过多,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能量食物和含糖饮料,会增加儿童额外的能量摄入。
爸爸妈妈们别只想着管住娃,如果你“天天夜宵烧烤不间断、阔落奶茶成便饭”,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影响娃。
另外,有些娃肥胖从在妈妈肚子里时就有“苗头”,孕妈妊娠期体重增加过多或有妊娠期糖尿病都可能生出巨大儿,从而导致孩子早期超重和肥胖。
2
越胖越不动,越不动越胖
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每天这种状态即使吃的不多也可能会胖。
尤其是电子产品的流行,导致娃久坐(玩电脑,游戏机以及看电视等)更频繁,活动过少和缺乏体育锻炼也会导致肥胖症。
而且很多娃越胖越不爱运动、越不动越胖,形成恶性循环……
3
跟爹妈也关系密切
与环境因素相比,遗传因素对肥胖发生的影响作用更大。
目前研究认为,肥胖的家族性与多基因遗传有关——
双亲两个都肥胖,后代发生肥胖者高达70%~80%
双亲中一个肥胖,后代肥胖发生率均为40%~50%
4
其他
比如说吃得太快,饱食中枢和饥饿中枢调节失衡,最终会导致不知不觉吃的更多了。
此外,还有一些精神创伤及心理异常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儿童过量进食。
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最常见于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
男童多于女童
预防肥胖真的有“起跑线”
得从妈妈肚子里抓起!
01
妊娠期
•
孕前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
不吸烟;
•
保持可耐受的适度运动;
•
发生妊娠期糖尿病时进行精确的血糖控制。
02
产后及婴儿期
提倡母乳喂养。婴儿膳食不额外添加糖、盐及各种调味品。
超重肥胖婴儿要适当减少高能量食物的喂养量,避免总热量摄入过量,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
03
幼儿期
均衡膳食,减少外出就餐。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追逐喂养,不强迫进食。
培养良好的身体活动习惯,提倡每天身体活动时间在3小时及以上。
04
学龄前期
合理膳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进食速度,避免食物奖励或惩罚。
鼓励超重肥胖儿童进食蔬菜和全谷类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尽量避免高脂、高糖、高热量食品和过量进食。
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减少静坐时间,保证儿童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对于已经肥胖的娃
爸爸妈妈在帮助娃减肥的同时
记得也要做好心理疏导
别让娃因为肥胖而自卑
当然最重要的
还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让娃迈上肥胖的路
才是“神辅助”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儿童保健科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儿童保健科成立于2015年,以全面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为宗旨,面对辖区0-14岁儿童及青少年开展保健工作,于2021年获评深圳市儿童保健先进单位。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共9人,硬件设施完善,拥有HS3010儿童体格发育分析与评估系统,以色列SunlightMiniOmni超声骨强度仪等先进设备,能开展的业务包括高危儿管理、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儿童常规保健、身高管理、孤独症筛查、预防接种免疫评估、小儿康复、各种营养不良疾病的防治、铅中毒防治等。
-End-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资料来源:龙岗中心医院儿童保健科杨锐利
运营服务: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