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坚守】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右医附院硕士研究生在临床救治一线中彰显使命和担当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每位医学生都曾许过这样的庄严誓言。誓言中坚定的话语,不仅是承诺,更是需要去践行的责任。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群众就医需求急速增长,医务人员面临着艰巨的大战大考,在全国各地、在右医附院,大批医务工作者正奋战在紧张的生命救治第一线,这其中,也有不少右医附院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坚守的动人身影,他们放弃返乡,向险而行,他们坚守岗位,不负使命担当,他们同心奋战病魔,为夺取此次大战的最终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来听一听这批右医附院硕士研究生们的心声与感悟.........................
扎根老区,坚守岗位,在奋战病魔中学习、成长
扎根老区,坚守岗位,在奋战病魔中学习、成长
韦选雷:2020级外科学(神经外科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我目前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轮转,希望能够在特殊的阶段里贡献我的微薄之力。每天都很忙很累,但在岗位工作期间,得到了患者、家属和医护同事们的认可,第一次收到患者赠送的感谢锦旗,我感觉之前的忙碌和疲倦烟消云散。
我在独立值班后经常进行危重症的抢救,最难忘的是治疗一个只有4岁的小朋友,伤得很重。在轮转期间遇见了几个受了严重外伤的小朋友,自己又是神经外科方向的研究生,在努力抢救这些新生生命的同时,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心中的悲悯使我不得不去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我不想看到家属失望伤心的眼神。
梁吉运:2021级骨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我想在我最好的年纪做最有意义的事,给医院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这就是我选择坚守岗位的原因。病人的病情能有所改善,能恢复健康,对我们来说都是最有成就感的。我目前在百东脊柱骨病外科进行轮转,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组脊髓损伤的病人,经过手术治疗,解决了他们瘫痪的问题;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经过手术及术后康复治疗后,腰痛、下肢麻木的症状基本缓解,病人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的内心也很欣慰。经过此次的留院工作,我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了磨炼,也增强了我作为一名医学生的责任心,我要好好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将来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
王国燮:2021级神经内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在病毒感染救治一线,我深知医院和科室是此次战斗的主战场,对于一个年轻医生的我来说,这是一个困难但也是不可多得的锻炼的机会,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我能更快的熟悉和掌握临床的工作。
近段时间,来科室住院的感染病人大量增加,同时坚守一线岗位的老师、同学们也有感染的,科室内的医护人员显得十分紧张。从原来的6-7人值班,缩减到最困难的时候2人值班,工作难度和压力也随之增大。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深知这是最艰苦、困难的时刻,面对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退缩,坚持捍卫患者生命安全的底线。每天老师和同学们都互相叮嘱做好个人防护,互相加油鼓劲,患者和家属也对我们的工作表示理解与支持,让我们充满力量,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我相信,经过这样一场严峻的考验,我们年轻医生在面对未来职业道路上的困难时定会更加淡定从容,在老师们身上学习到的抗疫精神也可以融入到未来临床工作中去。
恪尽职守,助力救治彰显担当
恪尽职守,助力救治彰显担当
颜文涛:2020级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我目前正在呼吸与危学科二病区进行轮转,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在这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不容辞地奔赴最需要的临床一线,是对人民和国家的负责,当初选择这条道路,就应该背负起这个职业的责任与担当。
科室的每一个人然都身体不适,但仍然坚持上班,而且目前病人多,加班很晚都是比较常见的事情。对此,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各位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下,我们最终会度过这段艰辛的时期,同时我也会继续肩负负起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不负当初所立下的医学生誓言。
覃德领:2020级外科学(神经外科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自己独立值班也有小半年,深知神经外科临床工作的不易,有想过休息,但想想明年顺利毕业后就是一名真正的临床医生,相信咬咬牙坚持就过去了。
生病的感觉不好受,在我自己受到感染伴随着高热、头痛、全身酸痛,感觉脚都不是自己的。记得下班自己从医院走回宿舍,第一次感觉学校好大,平时10分钟的路程,那次走了20分钟才回到宿舍。虽然科室医务人员大部分人都受感染了,但是大家都还在默默地坚守着、奋战着,我很是感动和激励,致敬每一个坚守在一线的右医附院人!
李明元:2021级心胸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在心胸血管外科的这些日子,给我最大力量的就是科室里这些无私奉献的最可爱的前辈们,他们已经带病工作很多天,但是没有一丝抱怨,只有对科室工作的深深不安。因为心胸外科的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加上预后的很多不确定性,这样的工作性质使他们常常以科室为家,经常看见他们孤零零的在科室里默默地写着病程记录,而转头就是马上抢救的病人,过度的劳累使很多老师都受到了感染,科室的护士老师们的人手更是短缺严重。护士作为医疗体系中的最前线,与病人接触最密切的人群,在这样住院患者中大量增长的时期,工作压力也是非常之大。有一次我问一位科室年轻的护士同事:这个阶段是否想停下手中的工作去休个假?她的回答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她开玩笑式地说:“休假谁都想,但是我们都休假了,那谁去一线照护患者呢?可以的话我还是想带着N95去病房,这样就能减少对病人的感染,我不想病人和家属也受苦。”
老师们的身体力行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离去。后来想到了医院对我们,于是我的心里便有了留下来坚守奋战的念头。我作为一名专硕,对于处理病人的能力虽然还不够过硬,但作为医务人员,很庆幸回到了心胸外科这个大家庭一起共同战斗,我希望我的光和温度能照暖到很多很多人。
何克斌:2020级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我目前在儿科门诊轮转,看到每天一起上下班的老师正常上班,科室病儿也比较多(很多是有发热后出现高热惊厥的),就决定主动留在医院继续上班。后来上级有相关通知说可以请假返乡,但我觉得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影响,觉得即使返乡,自己很大可能也会受到感染,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即使感染了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要相信党和国家、相信学校和医院决策,做好自己分内的事,那就是救死扶伤!
孟子达:2020级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随着患者也纷纷来住院,病房人手短缺,医护工作压力很大,与此同时科室的老师都被感染,但是大家都不轻言后退、病休,发热就吃退烧药,坚守岗位。犹记得一天下午,在收治了许多患儿入院之后,打针换药的护士老师十分忙碌,到了换药时间患儿家长就开始催促换药,抱怨换药慢,但当他了解到我们护士老师都是带病上岗,还在吃退烧药之后,也表达了理解,说“你们辛苦了,我们理解你们,我们不催了。”与此同时我想说,疫情是对我们医护人员的一种考验和挑战,我们坚持站好每一班岗,患者就能对我们多一些理解与支持!
春暖花开,病魔终将随风而去
春暖花开,病魔终将随风而去
黄石凤:2020级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三年前疫情开始的时候我还在实习,那一次被防控在家从冬天到了下一个春天,体会到了当时的无奈。后来作为一名专硕研究生,在右医附院进行各个科室的轮转学习,我慢慢成长为一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医护人员。这段正值医疗救治感染患者最吃劲的时候,我希望能运用所学知识奉献上自己那一份微乎其微的力量,也希望病魔能伴随着我轮转生活结束而落下帷幕。
难忘的事很多,比如一个夜班下了二十多个降温的医嘱;患者病情好转,办完出院手续后特意跑到办公室说的那声“医生,谢谢,你辛苦了”。还有一次值班遇到一个因新冠病毒感染很重,最后血氧饱和度下降到80%意识不清的八十多岁阿婆,在床位紧张的情况下,终于紧急将她转运至重症监护室,经过治疗病情好转可以转回普通病房,恰好又是我值班,问诊时能看到病人明显好转能对答的时候,觉得所做的一切都值了。希望如期而至的不只春天,还有大家今后的平安健康。
胡希明:2022级急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记得有一天,我白天已经上了4台手术,晚上又有1个车祸伤的患者,急诊入院,行清创缝合,手术做到晚上12点半才结束,时间过得很充实。在特殊的形势下自己能挺身而出,并且让所有工作都在理智的框架下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才是我要从中学到的东西,也希望在特殊时期能得到不一样的锻炼与提升。我坚信,在今后当有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我自己一定会做好各种准备,张开怀抱,拥抱他,击倒他!
戴着口罩出门真的很不自在,我多么希望大家可以尽快摘掉口罩,走出大门,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你看到的,是我俊俏的脸庞......
目前还在右医附院坚守岗位救治患者生命的硕士研究生们还有许多许多,他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右医精神,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他们不仅是一名医学生,更是一名守卫人民健康的好医生!以青春之火汇聚冬日暖阳,为生命护航,为青春喝彩,加油!
来源/右医附院毕业后教育管理科
编
辑
/王瑞文
二
审
/
黄华东
三审
/
王东
栋
看完今天的文章,您有什么话想对我们说呢?欢迎在下方留言!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右医附院家健康”公众号,服务于以百色为中心辐射桂滇黔三省的广大老百姓,是您的掌上医生。这里有您最想知道的医疗常识、养生知识,还有感人的医护故事等。关注我,关注健康。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右医附院家健康”公众号
,
服务于以百色为中心辐射桂滇黔三省的广大老百姓
,
是您的掌上医生。这里有您最想知道的医疗常识、养生知识
,
还有感人的医护故事等。关注我
,
关注健康。
服务桂滇黔老百姓
提供权威的医学常识
右医附院的新媒体平台
大医广场微信团队倾力打造
右医附院家健康
右医附院方微信
医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平台
国家民委右医医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广西分盟常驻单位
总编:陈文成
主编:王东栋